7月15日,英伟达CEO黄仁勋来华访问,专门身着唐装的他面对镜头兴奋地表示:“H20恢复供货了!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他公司那款专为中国定制的H20芯片,被不少人描述成中美科技领域相关局势下的特殊产物。
没想到7月31日,英伟达就接到了国家网信办的约谈通知,理由是“H20芯片存在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漏洞”,相关部门要求英伟达提交技术说明,证明自己的芯片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H20芯片有“后门”等漏洞,那带来的安全隐患将无法估量。若芯片“后门”一旦被激活,不但数据可能被窃取或篡改,很多设备还可能被远程操控和锁定,大到金融、军事、能源等领域,小到个人的信息,都将受到威胁。
所以,这个问题,黄仁勋必须要说清楚。
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质询,英伟达却用“打太极”来回应——7月31日,英伟达发表声明称:“H20 芯片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流程,绝不存在所谓的 “追踪定位” 和 “远程关闭” 等安全隐患,外界的质疑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这种缺乏实质性的技术说明的声明,很难让人信服。而且美国在芯片上做手脚,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美国议员汤姆·科顿甚至曾公开炫耀英伟达芯片具备“远程锁死”能力,还称一旦有需要,黄仁勋就会遵守所谓的“美国规则”。
而在如今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又查出这款专门为中国打造的H20芯片存在“后门”,怎能不让人不怀疑另有玄机,有网友嘲讽道:“性能仅为原版本的80%,还留了后门漏洞,真是“低性能+强监控”的矛盾体。”
对此,《评论》在发文称: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并锐评道:“对于H20芯片存在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风险质疑,企业唯有按照约谈要求,拿出令人信服的安全证明,才能消除中国用户的后顾之忧,重新赢得市场信任。”
H20芯片有问题,也会让很多中国企业的采购决策陷入两难,尤其对于雷军来说,今后小米的产品要不要用H20芯片,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要知道,一个月前黄仁勋来华时,不但意图拉拢11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还专门找到雷军叙旧,两人一起亲密合影,黄仁勋甚至表示,自己也是米粉,并为美国买不到小米的汽车感到遗憾。明眼人一看便知,黄仁勋这是在找大客户呢,而在他眼中,雷军无疑是那个比较容易达成采购订单的人。
当时此事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网友认为,如果企业都跑去买美国芯片,那么势必会影响国产芯片的发展,届时又将被美国卡脖子,希望各大企业能给国产芯片留点位置。
如今网信办已经约谈,央媒也发表了评论,如果一些人仍然抱着“造不如买”的心态看待H20,不顾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那么势必会遭到反噬。早在H20刚解禁的时候,复旦大学的沈逸教授就指出——H20芯片就是对国产芯片的一次“精准狙击”,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企业的选择了。
如果黄仁勋解释的不清不楚,试图蒙混过关,那么就等于自断H20芯片的前途,这款专门为中国打造的“阉割版芯片”,将会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
各位小伙伴,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END——
信源:
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环球网《网信办就H20芯片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