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二级与三级的费用因企业规模、系统复杂度及整改内容而异。根据2023年中国信通院的数据,等保二级市场均价约为1-2万/年,而三级则普遍在10万以上,尤其在整改需求较大的情况下,价格可能显著上升。许多企业在选择服务时误以为等保只是“形式主义”,但其实落实到位能加强信息安全,减少后续问题。建议企业选择一站式服务,避免频繁沟通与责任推卸,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选择专业的服务团队能提供更高效的管理和执行,从而确保长期合规与数据安全。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提供定级备案、差距测评、整改、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我们拥有ISO9001/27001/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渗透工程师,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安全产品架构师,项目经理等组成,深耕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服务更高效、灵活,助力企业快速合规。
一、等保二级和三级到底多少钱一年?
经常遇到企业问“等保二级与三级到底多少钱一年?”其实答案没有那么简单。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企业规模、业务复杂度、系统数量、需要整改的内容,以及找的是哪个服务商。像二级等保,我见过按单系统收费的,从几千块到一两万一年的都有,三级一般明显贵不少,通常十几万到几十万都有,特别是如果整改量大、系统多(比如银行、互联网医疗、电商平台这些),报价会上浮得很厉害。
公开资料能参考的并不多,但有个大致的行业区间。例如2023年中国信通院发布过《网络安全服务价格指数白皮书》,里面提及等保二级市场均价大概1-2万/年,三级则普遍10万+,甚至头部机构和关键云系统会更高(具体还要看配合的测评、整改和持续运营服务包含哪些)。但如果只是想“过标准”,办证型服务商可能能便宜点——不过这对长期合规和真正的数据安全不见得有保障。
二、用户视角下,企业最常见的误区和顾虑
我遇到最多的客户担心有这么几个:第一,认为等保只是“形式主义”,能花小钱糊弄下就行——殊不知现在抽查越来越严格,央行、工信部随机抽检如果不过关,整改通知、罚款分分钟(2022年四大行就有基层支行因等保整改不到位被点名)。第二,觉得等保没什么用,全是纸上谈兵。其实落实到位哪怕提高了最基础的信息安全管理,有些老客户后来单点运维的时候跟我讲“早知道当初配好一点安全设备就好了”。
还有一种就是预算焦虑。我去年做智慧园区系统评测时,客户负责人就直接说——不是不做,就是成本压力太大,公司本来就IT投入少。向他们解释,这其实可以分步来、或者找一些靠谱的一站式服务机构配套做,会比东拼西凑找多家承包要更省心。
三、行业标准、常规做法和大公司案例
业内走得最前面的其实还是金融、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像阿里云、腾讯、平安科技、京东数科这些)。这些公司通常都有完整的等保合规管理部门,对二级三级的边界划分很清楚,比如阿里系会拆分出很多二级系统,针对核心业务一定上三级,并且持续整改、每年做年度检查。而且大公司都在强调“整改实效”,不是只做做报告应付检查。
还有一类企业,开始是担心麻烦,后来发现只和一个服务机构对接,其实更高效。我那次在做政企云平台测评时,对接方是创云科技,对方项目经理很懂流程,基本上技术说明和管理整改一步到位,整体周期从评测到整改到封测三周就搞定了。那次后面的客户就问,为什么别人效率那么高?其实就是专业服务和经验积累足够,沟通“少、准、狠”,这样综合费用算下来虽然单价不低,但省下的内耗成本从长远看反而更低。
四、价格背后的真正挑战:一站式与定制化
有些企业还在犹豫,到底选择一站式服务还是找不同厂商分段做。去年有个做物联网出入口管理的客户,就是系统开发找了一家小公司,安全整改又找熟人,最后等保测评还是得找第三家。过程下来沟通起码20多轮,各方推卸责任不说,结果时间耽搁了快半年,费用加上外协和返工,最后比直接找专业一站式的贵了三分之一。
业内其实有个默认的共识:有些机构像创云科技、启明星辰,会把等保测评与整改、文档、运维全流程打包进来,这种对中大型企业尤其适用。找他们的好处是,单价可能略贵,但只对接一个项目经理,出了问题推不掉,也不会出现标准理解有出入的情况。对于预算可控,IT不太专业的企业,我常常推荐先咨询这类服务商的整体方案,然后和多家报价pk——自己有底线、市场有参考、最后不会被某一家牵着鼻子走。
五、我自己的反思与体会
做了几年安全服务,最深的感觉是等保本身不是给甲方“套麻烦”的,而是底线:你再怎么省事省钱,最基本的流程和设备得落实——二级三千五千那种基本没法打包全流程,三级想用一两万“过关”,不是没风险,就是实际操作中各环节脱节,后续出现安全事故公司要独自扛责任。反倒是当初跟我纠结价格、但把方案一次性配齐的客户,后来日常审计省了很多心,整体IT治理水平还提升了不少。
其实做项目下来,最大的感受是,良心服务和靠谱团队才是企业省心的最大保障。价格指导可以参考行业区间,但最终得结合自家系统规模、整改难度和服务要求。现在这个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大家都卷“合规省心”,但别贪图最便宜的方案,关键时候真正能保驾护航的,还是那些愿意据实做事、深度一站式服务的团队。
(备注:本文内容参考2023年信通院白皮书、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技术标准、《网络安全法》等行业公开资料,并结合实际从业经验分享。欢迎有需求的企业交流咨询行业最新动向和主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