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红米社区发起了一个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调研投票:“你希望红米新机支持165Hz高刷新率吗?”
这个问题一出,懂的人都知道,K90系列可能要搞事情了。
你以为是用户投票?其实是官方“放风试水”罢了。
这波很可能就是在探你我口风:要是呼声够高,红米K90 Pro或电竞版搞不好真会上165Hz,顺手借这个配置给一加Ace来个“正面硬刚”。
但我还是要泼点冷水。165Hz,真有那么重要吗?
我先说点实话,120Hz到165Hz的区别,远不如60Hz跳到120Hz来得明显。
你要是玩《原神》《COD》这种重度手游,或者每天刷视频刷得飞快,能感知那种细腻丝滑;可要是你日常就是微信、微博、淘宝……
你真的未必能看出差别。
而且,目前很多App的显示上限还卡在120Hz,系统也常常为了省电自动降帧。你再怎么高刷新率,体验也可能被“拉下来”。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165Hz只是“看起来很强”,而不是“用起来很爽”,那它到底图啥?
答案只有两个字:营销。
红米其实很清楚,它不是在卖配置,它是在卖“心智”。你可以说165Hz是个参数,但它更像是一个立场。2025年这个手机圈子,谁不卷?一加真我已经把电竞这条路越走越深,红米不可能放着不动。
想守住性价比第一梯队,就得持续给用户“表演我还在进步”。
K90系列如果不堆点料,不做点“明显区别于K70”的动作,很容易陷入“挤牙膏”的质疑中。而165Hz,刚好是那种“看得见的升级”,也能让用户一眼记住。
但别忘了,堆料是有代价的。
高刷意味着高功耗,意味着更高的屏幕采购标准,意味着软件团队要额外适配动画、帧率、散热和续航优化……
这些都可能推高成本。
K系列本质还是主打“高性能+高性价比”,真搞成“旗舰+电竞+高刷”,那定价还能压住吗?你愿不愿意为那几帧的丝滑多掏三五百?
更现实的是,如果你是个重度手游玩家,真要追求165Hz极致体验,你也许会直接选ROG、红魔这种纯粹的游戏手机,K90就算硬件上去了,软件层、散热、按键、调校都还差口气。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就是一个红米用户,看重屏幕素质+性价比,那165Hz可能也确实是个“锦上添花”的存在。
所以我说,红米这波,是给“理性用户”加点甜头,也是给“极客玩家”一点幻想空间,更是向对手亮出旗帜:我,不只是性价比。
最终你买不买账,不取决于参数本身,而取决于:你心里觉得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