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老大哥觉得中国科技发展的势头太猛,心里有点慌,决定要“教你做人”。
芯片断!先进设备,禁!供应链给你搅黄!连tiktok,都想给你扬了。
从华为到中芯,从TikTok到大疆,那份制裁清单拉出来,比咱们双十一的购物车还长。
那几年咱们几乎每天都能在新闻上看到又有什么被禁了,又有什么被卡了。
然而最先跳脚的,竟然是美国自家的科技巨头。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的大佬们,差点没冲进白宫办公室,指着鼻子说:“大哥你断我们财路!不让我们卖给中国,我们几万员工喝西北风去?”
美国商会自己一算,脸都绿了:真要彻底和中国市场拜拜,美国芯片业每年至少蒸发830亿美元,十几万个高薪岗位瞬间玩完。
想砍别人的腿,结果斧子先砍到了自己的脚。更绝的还在后头。
2023年,我们这边云淡风轻地宣布,对镓和锗两种金属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这两样东西听着陌生,但一个是搞5G高频通信的宝贝,一个是搞红外夜视仪的命根子。我们轻轻动了动小指头,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圈立马就感觉“咽喉一紧”。
这下轮到他们傻眼了。美媒自己都忍不住吐槽:“本想卡住别人的脖子,结果勒住了自家的喉咙。”
你打你的,我干我的:中国式“破局”有多硬核?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我们是怎么干的?是天天隔空对骂吗?是也拉个群跟他对着干吗?
我们的选择,简单又朴素,就八个字:你打你的,我干我的。
美国最自大的就是芯片封锁,什么高端光刻机、设计软件(EDA),都不给你,他们觉得这招是“致命一击”,能一下解决问题。
2023年,华为Mate60Pro悄然现身,未开发布会,也无大肆宣传,便这般静静上架,全球的科技博主皆为之狂热,连夜购得予以拆解,拆开后所有人皆静默——那颗令美国人“念念不忘”的芯片分明标注着“中国创造”,5G、卫星电话,无一缺漏。
这哪是发布新手机,这简直是递过去一份答卷,上面写着:“你的封锁,我收到了。接下来呢?”
再说天上。美国有GPS,全球领先,很牛吧?我们呢默默地搞自己的“北斗”。
到今天北斗的全球覆盖和服务能力,在很多关键指标上已经悄悄超越了GPS。尤其是在电网调度、自动驾驶这些需要“绝对精准”的领域北斗的稳定性让美国智库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头顶上的天,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悄悄换了风景。
还有地面上跑的。美国想打压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又是补贴又是壁垒。
中国的新能源车在全世界跑,比亚迪的销量把老牌巨头大众都甩得远远的,欧洲人一边喊着“要限制”,一边乖乖地抢着买中国电车,最后连德国媒体都忍不住发文说:“制裁来制裁去,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跟中国学,”
发现没?美国用政治手段打科技战,我们却始终在用技术进步来作答。
他以为是在跟我们打架,其实我们压根没上他的擂台。我们在旁边默默地修了一条全新的高速公路,等他反应过来,我们已经一脚油门,绝尘而去了。
那些以往天天找咱麻烦的西方媒体,近来口气陡然有了变化,以往他们提及中国时,关键词始终是那几个,如今?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是“鹰派”的大本营,现在刊载了一篇长文,标题好似在言“我服软”:《美国难以阻挡中国兴起》,文章奉劝白宫:“老办法得予以更改,对抗并无益处,”
《纽约时报》也跟着说你看现在“全球南方”那帮兄弟,越来越吃中国这一套了言下之意:你美国队长那套“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戏码好像演不下去了。
甚至连德国人,以前一板一眼的,现在也开始琢磨:“抵制中国好像不太明智,我们是不是该试着去理解中国?”
忙活了七八年,中国不但没被打垮,反倒构建起全球最稳固、最完备的供应链,真金白银可不会掺假,现实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全球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这儿成了绝佳的避风港。
对他们来说,最痛苦的不是看到中国崛起,而是发现——中国的崛起,恰恰就发生在美国围堵最疯狂、下手最狠的这七八年里。
现在那些曾经想把我们拽倒的手,开始犹豫了。因为他们发现,再用劲扯断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胳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