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是中医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巴戟天等12味药组成,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喑痱证。标准配方剂量为:熟地黄12克、山茱萸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石菖蒲6克、远志6克、茯苓10克、肉桂3克、附子6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
熟地黄作为君药用量12克,配伍山茱萸10克滋补肾阴;巴戟天10克与肉苁蓉10克共为臣药温补肾阳。这种配伍体现了“阴中求阳”的原则,以防止阳药过燥伤阴。煎煮时,熟地黄需先煎40分钟,附子需另包先煎1小时去毒性。
石菖蒲6克配远志6克化痰开窍,麦冬10克联合五味子6克润肺生津。佐药剂量约为君药一半,茯苓10克健脾渗湿为使药。现代研究显示,石菖蒲含β-细辛醚,超过9克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因此严格控制在6克内。
对于肾阳虚甚者可加淫羊藿10克,痰多者加半夏9克,下肢浮肿加泽泻10克。但基础方中附子不宜超过10克,肉桂不超过5克。糖尿病患者需将麦冬减至6克,高血压患者则去掉附子改用仙茅6克。
全方以水800毫升煎至300毫升,附子先煎后下其他药材,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临床观察显示,连续服用21天为一个疗程,喑痱证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率达73%。服药期间忌食萝卜和浓茶。
地黄饮子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此时熟地黄可增至15克;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可加丹参12克。药理学证实该方能提高脑组织SOD活性,建议下午服用以顺应肾经当令时辰。服用地黄饮子期间宜搭配黑芝麻糊、核桃仁等补肾食材,避免剧烈运动耗气。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老年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连续用药不超过3个月需停用2周。药渣可加热后敷于腰骶部,通过皮肤吸收增强药效。存储时需密封防潮,煎好的药液冷藏不超过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