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6.0 Beta 2来了,竖滑交互+控制中心重构,华为这次真要换掉安卓老逻辑?
“你以为是系统更新,其实是重新定义手机怎么用。”
HarmonyOS 6 Beta 2版本开始推送,核心交互再进化,华为这波,是要砸掉安卓十五年的习惯墙。
同行都在卷AI桌面,华为却盯准了更难的一块——底层交互。
别的厂商忙着换图标、拼生成式文案,系统大版本像套皮肤一样升级,用户用了一圈:长得不一样,本质都一样。
但这次鸿蒙的更新有点意思。
不是加功能,是在挖掉原来Android体系的逻辑根基。
我刚拿到推送信息的时候没太在意,Beta 2嘛,听起来像“修修补补”。
但仔细看了一眼设备名单和界面变化,再结合最近流出的控制中心操作视频,才意识到这可能是鸿蒙走向完全自主的转折点之一。
先说交互:音量和亮度不再横着调,而是变成竖向滑块。
这个改动背后,是对我们长达十几年的操作习惯发起的挑战。
要知道,从安卓、iOS到各家定制UI,音量条几乎都横着放,谁也不敢动这块“用户肌肉记忆”。
但华为改了,理由很简单:竖滑更符合拇指自然弧线,单手操作效率直接拉满。
尤其Mate系列大屏旗舰,手指够半天滑一条横向亮度,真不是件轻松事。
控制中心也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拆了重装”。
除了视觉上保留了通透风格,逻辑上彻底改写:
每一个模块都能自定义增删、排序、隐藏;
超级终端能自选展示哪些设备;
网络、蓝牙、热点这些选项能按需编排。
这背后,其实是在逐步取消“系统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这个老模式。
换句话说,鸿蒙的控制权,正在还给用户。
支持机型这次也没藏着掖着,Mate 60/70、Pura 70全家桶都在列,甚至连MatePad Pro两代平板也吃上了这口“Beta螃蟹”。
说明什么?
鸿蒙正在做系统体验的统一升级,不再割裂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的节奏。
我个人猜测,这一步是在为后面“超级终端统一调度”打底——到时候所有设备都得听“控制中心”调令。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AI能力也在跟着进化。
HarmonyOS智能体框架HMAF已经开始部署,控制中心未来可能不仅是“手动控制台”,更是自动识别场景、理解语义、预测操作的中枢智能。
你一说“我要睡觉”,它就懂得你要关灯、静音、关窗帘、锁门。
这就不是传统意义的“OS”,而是介于系统和智能助理之间的新物种。
最后说一句:“Beta 2”虽然听起来很低调,但我倾向于把它看作华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第二步”。
Beta 1是底层摸索,Beta 2则是在生态边界上做验证。
Mate和Pura系用户能提前吃到这一波“竖向交互+自定义释放”的红利,而后续当正式版推送铺开,手机交互的主流范式可能真的会从“横滑”转向“竖滑”。
那你怎么看?你觉得华为这波“竖向滑动+模块重构”的控制中心变革,是效率升级,还是反人类设计?
你会想升级体验看看,还是选择观望甚至坚持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