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关于L4级别智能体的定义与实现路径正成为行业焦点。
2025年5月18日,深圳创业公司深元人工智能率先发布定位为“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的国产智能体MasterAgent,支持用户一句自然语言生成多智能体集群,并于7月29日开启限量公测,引发行业关注。
没想到仅时隔三日,8月2日,360集团就宣布旗下纳米AI品牌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同样宣称实现“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系统”。
两个AI产品都声称自己是“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一时间引发行业及大众对L4级智能体的定义和标准的讨论。
技术分野:自主生成与集成调度
据了解,L4 并不是 AI 行业土生土长的概念,它原本是用来划分自动驾驶技术等级的。在自动驾驶领域,L4 意味着高度自动驾驶,即汽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人为接管,能在限定区域内自如上路运行。 AI Agent 领域沿用了这个概念,对L4级智能体的标准基本上是Agent拥有超强自主学习和泛化能力,能够在全AI化驱动下自主专业协作,完成用户提出的任务并交付成果。在这个级别上,AI已经无限趋近于人类专家的认知水平。
根据深元MasterAgent和纳米AI的双方公开资料显示,L4智能体的实现存在显著路径差异:
MasterAgent作为一个纯国产的智能体产品,自研了行业内首个动态纯Agent生成模型,更强调通过自然语言指令驱动系统自动生成定制化智能体集群,实现全流程无人干预的跨领域自主协同,并交付成果。其公开信息显示,MasterAgent作为全球首个L4级多智能体生成与协作平台,凭借其能在 “分钟级内生成多智能体集群,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单智能体” 的能力,已获广汽、海尔、中银国际等上百家企业及区域性海关等政务服务机构的青睐和选择,深度融入垂直行业具体场景,助力降本增效。
同时,MasterAgent是基于全国产技术底座研发的,核心团队均来自于中科大,实现从底层架构、算法框架到训练数据的全链条自主化,彻底规避海外技术依赖风险,构建安全可控的国产AI Agent生成与协作平台。
反观纳米AI的技术架构,则侧重对现有5万个L3级智能体的协同调度,完成跨平台任务执行(如社交媒体信息抓取、电商比价)。公开演示显示,系统通过预制模块组合响应需求,并未披露自动生成新智能体的能力。
行业专家指出,两者代表着不同的演进方向:MasterAgent构建的是具备自我扩展能力的“母体系统”,支持用户一句话生成多智能体集群,并全AI化驱动智能体自主专业协作,其实现了AI系统从“被动响应指令”到 “主动理解需求、规划路径、执行任务并交付结果” 的质变。这种质变使得 AI不再局限于工具属性,而是成为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且交付成果的“数字个体”。后者则侧重的是大规模L3级智能体的协同。
竞争加速,行业期许实质性进步
2025年被广泛视为“智能体(Agent)元年”,大模型技术落地竞争加剧。
时间线显示,MasterAgent作为全球首个L4级智能体母体系统,于今年5月在深圳面向全球首发,并在7月26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示与海尔卡奥斯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企业级Agent应用方案后,引发行业高度关注。随后又在7月29日开启限量公测,吸引了大量的C端用户体验与关注。一周内,360就宣布纳米AI实现“L4级突破”。这反映出市场热度激增与竞争态势的提速。
部分行业人士表达关切:希望大型科技企业在发挥市场影响力与资源优势的同时,能更深度地参与并推动核心技术难关的攻克。创业公司的创新探索亦需健康的发展空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较于宣传造势,扎扎实实的性能提升和可验证的应用突破,才是推动智能体赛道行稳致远的关键。”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总结道。业界期待头部企业与创新公司携手,共同促进技术标准的明晰与智能体技术的可靠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