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简称SFT科普创新大赛)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在“人机协作”、“科技改变生活”和“未来太空车”三大命题单元中,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6组、一等奖47组、二等奖77组、三等奖130组,展现了青少年科普创新的蓬勃活力。
“SFT第十一届科普创新大赛”赛事现场
SFT项目是三星全球教育公益项目之一,旨在培养青少年发现社会问题,利用科学思维和手段解决问题,加强动手实践的能力。自2013年项目引入中国以来,SFT科普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吸引了近70万名青少年参与,覆盖全国32个赛区。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近18万名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踊跃投身其中,他们围绕命题,发挥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涌现了近两百件高质量作品,彰显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向善”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潜力。
“科技改变生活”命题组参赛队伍进行作品调试
作为SFT科普创新大赛独家公益支持方,中国三星始终致力于发挥科技企业的资源与平台优势,为青少年打造激发科学热情、实践科技梦想的舞台。中国三星副总裁张剑介绍,“大赛始终鼓励青年们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拿出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未来。今年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通过人机协作装置解决生态环保问题,传递绿色发展理念的;有通过编程和机械装置,设计出针对体育、文化传承、医疗等领域解决方案的。这些课题既前瞻又现实,让我们感觉未来已来。”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精准的防控手段,“茗峰虫卫士”成功实现了“0化学”除虫,既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该设备已在贵州关岭、瓮安等地的1200亩茶园以及火龙果基地投入使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贵州师范学院“茗峰虫卫士”团队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毅看来,中国三星连续十一年举办SFT科普创新大赛,通过“真实问题导向+前沿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极大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最重要的是,将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命题导向,为青少年根植了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浪卷红消”团队而言,这种使命感来得尤为真切。福寿螺被引入我国后,凭借惊人的繁殖速度和环境耐受力,迅速在各地泛滥。“福寿螺破坏生态、威胁健康的严峻现实,深深触动了我们”,团队队长陈君杰说,“这不是课本上的遥远知识,而是真切发生在身边家园的环境危机”。
“浪卷红消”团队陈君杰同学在学校操场调试设备
如果说“浪卷红消”“茗峰虫卫士”等科创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守护地球家园的生态担当,那么太空车项目则诠释了SFT科普创新大赛如何点燃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的科学热情。
中国航天在太空探索上取得的成就照亮了无数青少年的航天梦想。来自克拉玛依第七中学的魏宁择、陆翌昕在本届SFT科普创新大赛“未来太空车”复赛中,以稳定的传动系统完成全流程任务。
“参加比赛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陆翌昕、魏宁择同学的真挚感言,道出了无数参赛学子的心声,也彰显了SFT科普创新大赛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
“未来太空车”参赛同学专心调试作品
SFT第十一届科普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付梦印表示,“大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深刻展现了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
探知世界,育见未来。中国三星通过SFT科普创新大赛这一平台,持续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潜能,引导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为培养新时代的科技人才贡献力量。展望未来,中国三星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助力中国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