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运业绿色革命的浪潮中,中国港口正悄然上演一场“电动拖轮”的硬核变革。连云港港,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在纯电拖轮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打造出“充电2小时,作业一整天”的纯电拖轮中国方案。
电动拖轮。连云港海事局供图。
01
“绿巨人”的硬核实力:
又快又省又安静
连云港港建造的纯电拖轮,各方面性能参数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一身本领让人眼前一亮:
01
“心脏”强大
国内首次将磷酸铁锂电池组作为拖轮的主动力源。独创安全独立电池舱设计,即使一组“掉线”,其他舱室也能稳稳供电,安全感爆棚。
02
“身姿”矫健
告别传统“方盒子”造型,采用下沉式流线设计。这一优化,直接让航行阻力降低3%-5%,相当于给拖轮穿上了“流线型跑鞋”,跑得更远更省电。
03
“回血”神速
国内首创6KV高压充电。单船最大充电功率高达2.5MW(兆瓦),仅需2小时就能“满血复活”,轻松满足一整天的“搬砖”需求。
电动拖轮助力大船靠泊。连云港海事局供图。
02
环保&省钱,
这个“绿巨人”是认真的!
和烧油的“老大哥”相比,纯电拖轮简直就是港口里的“环保标兵”+“省钱小能手”:
1.与常规的同功率拖轮相比,纯电拖轮具有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的环保优势。据测算,单船每年可实际减少燃油消耗360吨,可减排碳氧化物约900吨、硫化物约12吨,相当于300多辆小汽车的减排量。
2.纯电动拖轮彻底取消柴油机组,不仅实现了运行噪音的大幅降低,还从根本上消除了燃油泄漏的风险。
3.据统计,纯电拖轮单船每年可在能源节约、人员配置、维修成本等方面节省运营成本约300万元。
03
海事“护航天团”:
为“绿巨人”保驾护航
为了让这些“绿巨人”顺利上岗、安全作业,连云港海事局化身最强“护航天团”,从三方面精准发力:
连云港海事局执法人员开展“电动拖轮”建造检验监督检查。连云港海事局供图。
01
“智囊团”全程保障
成立专门课题组,深度参与拖轮从“纸上蓝图”到“乘风破浪”的全过程,研究法规、制定标准。
紧盯船厂建造进度,安全监管不放松,督促应急措施早落实。
指导港口企业编制《设备可视化手册》《锂电池充电记录簿》等管理规范,输出可复制的“连云港经验”。
02
“质检官”火眼金睛
建造检验监督一丝不苟:重点核查检验项目完整性、技术规范执行及船图一致性,确保船舶质量达标。
试航前严阵以待:船员、救生设备、导航设施、应急预案...统统拉出来“练练”,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试航中“海陆空”联动:AIS、智慧海事平台全程监控,海巡艇现场护航,打造安全试航通道。
03
“政策礼包”精准投送
大胆试点机舱“零配员”,为技术创新“松绑”,帮助企业省人力成本。开通船舶登记“绿色通道”,所有权证、国籍证审批周期缩短3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04
全国标杆!
绿色港口新篇章
2025年5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全国首个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在连云港港通过竣工验收!这不仅标志着连云港在纯电拖轮研发制造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是为全国船舶工业的绿色发展树起了一面闪亮的旗帜。
未来,连云港海事部门将继续强化服务和指导,助力这个“梦工厂”打造更多“精品船、智能船”,助推连云港港迈向全国绿色低碳示范港的领先行列!
电动拖轮。连云港海事局供图。
责编:缪世雄 王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