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达217.7万架,而持证飞手仅有24.73万人,人才稀缺性凸显。
2024年1月出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操控小中大型无人机必须取得相应执照,这为飞手培训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湖北天门女子飞防队成员遥控植保无人机为初花期的油菜喷洒杀菌剂和叶面肥。今日霍州记者 肖艺九 摄
来自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无人机注册培训机构为3579家。而在2024年末,这一数字是1343,短短半年内便翻了一番。
大量机构跑步入场,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调研发现,苏南地区新增培训机构中,逾半数系跨行转型,甚至有汽车驾校、房地产公司、K12教培机构挂起了无人机培训的招牌。
乱象背后是无人机执照培训“挣快钱”的现实诱惑。
视距内执照培训13天到15天收费6000到8000元,超视距执照培训20天到25天收费9000到11000元,教员证培训更是高达1.5万元起。
一些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则打起了价格战。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当前培训市场最热门的中型超视距执照培训费,湖北武汉某机构打出了4900元的价格。同样的执照培训,在河南郑州则为6800元。
为压缩成本,有些机构安排持四类超视距执照的机长代替教员开展教学,有的要求一位教员带20多名学员。培训被简化成了“应试教育”。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飞行事故频发,“炸机”“坠机”等事故时有发生。
常州市无人机科技协会工作人员严勇说:“一些机构将培训视为‘快钱生意’,忽视长期口碑。这种情况下,应警惕行业陷入‘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