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给孩子买儿童电话手表,我心里是挺踏实的。你想啊,手表一戴,孩子在哪儿随时能定位到,想联系了随时能视频通话,那种 “永不失联的安全感”,当家长的都懂。现在这手表更新换代也快,防水、能定到具体楼层,到了陌生地方还会预警,这些功能听着就靠谱。
可慢慢的,我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手表功能是越来越多,可好多都跟安全不沾边。能加好友、能拍照,甚至还能发朋友圈,孩子天天抱着手表捣鼓这些,学习都分心了。我身边不少家长都在吐槽,本来是买个守护安全的 “神器”,结果整出一堆 “副作用”,现在真说不好这儿童电话手表到底是敌是友。
平心而论,手表的一些功能确实挺实用的。就说那实时定位和双向通话,我平时上班忙,没法一直盯着孩子,有了这个,知道他在哪儿、安不安全,心里能踏实不少。还有支付、拍照这些附加功能,也确实方便孩子独立活动。春游的时候,他自己扫码买瓶水;跟小伙伴玩的时候,拍点照片回来分享,看着他那小模样,觉得孩子也多了点自主性,成长里多了些趣味。我还听说,有些家长用手表的支付功能教孩子管钱,定期给点零花钱,引导他计划着花,这倒也发挥了点好作用。
但功能太多了,麻烦也跟着来了。那手表屏幕小,亮度忽明忽暗的,再加上里面那些剪辑软件、小游戏,孩子天天盯着看,眼睛能好吗?现在孩子近视的本来就多,这不是火上浇油嘛。还有那社交功能,孩子们在手表上加好友,比来比去谁的手表功能多、样子酷,这就开始攀比了。而且,谁知道加的好友里有没有坏人,安全风险也不小。支付这块也有漏洞,有的手表免密就能扣款,还有些小游戏总诱导孩子花钱,这不仅可能亏钱,还容易让孩子对钱没概念,觉得花钱太容易了。更别说那些幼儿园的小孩也戴,天天对着屏幕,摸实物、跑着玩的时间都少了,对他们的成长也不好。
这儿童电话手表现在卖得这么火,说明大家确实有需求。但对它的功能,咱也不能太极端,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用了,也不能不管不顾任由它功能乱加。还是得理性点,大家一起想办法纠正那些不好的地方,让这科技真能帮着孩子成长。
那些做手表的企业,得有点社会责任感,别一个劲地加些没用的功能,多做做 “减法”,那些不必要的娱乐应用就别预装了。同时,多给家长点权限,比如孩子加好友得家长审核,花钱有上限,这些都该是标配。咱们当家长的,也不能买了就不管了,得跟孩子定好规矩,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多陪孩子读读书、出去运动运动,别让他整天抱着手表不放。学校也该管管,引导孩子们别总攀比手表。
当然,监管也得跟上。听说今年 5 月工信部对《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了,里面对电池安全、防沉迷这些都有要求,这挺好。最好再整个产品功能备案审核的机制,新加个功能都让儿童发展专家看看,别偏离了守护安全的初心。
说到底,还是得理性看待这技术进步,把可能的风险想到前面,家长引导、学校规范、企业自律、监管护航,几方面一起使劲,才能让儿童电话手表真的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