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协作『机器人』️领域,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作为国内领军企业,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即将于本周五首发上会。随着科创板“1+6”新政深化落地,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显著提升。节卡股份以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发展潜力向“A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冲击。
产能扩张破解瓶颈制约,精准匹配行业需求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整机销量已达7,462台,产销率超过94%,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订单金额超1亿元,现有产能明显无法满足业务增长需求。同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实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的目标,上海市也制定了打造千亿级『机器人』️产业的专项规划。
与此相应节卡股份此次IPO募投项目采用分阶段投产策略,计划分五年逐步释放产能,预计投产后各年度产能将分别达到约1.60万台、2.00万台、2.80万台、3.20万台,并在2030年以后达产满产4万台。这一规划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预测,到2028年全球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8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亿元。这种分阶段扩张策略,既响应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也与高端市场需求增长节奏形成精准匹配。
目前,公司已获得客户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星宇股份、立讯精密、施耐德、伟创力、智元新创、华域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未来,伴随公司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加速渗透,以及在标杆客户应用中形成示范效应,节卡股份公司出货量持续增加。
技术领航场景深耕 筑牢竞争护城河
协作『机器人』️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领域,技术门槛高。节卡股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公司掌握了六项『机器人』️核心算法及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自研设计能力,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这种软硬件自研能力使得节卡股份的产品在性能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产品Pro系列协作『机器人』️实现IP68防护等级,可适应复杂工况;自重负载比最低达1.9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自主研发的六大核心算法,产品在重复定位精度、力控精度等方面满足高端场景需求。凭借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一致性,通过了ISO 13849(TÜV、SGS)安全认证,ISO 14644(SGS)洁净度认证等,并且是协作『机器人』️行业内首家取得MTBF 80000小时认证的企业。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是技术领先的保障。2022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从4750.92万元增长至8623.1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2%、20.92%、21.53%,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比达20.07%;研发人员数量从118人增至157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达31.91%。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4月修订)》,公司属于“高端装备领域”中的“智能制造”产业,在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比例、核心发明专利数量、营业收入规模等维度均达标,彰显了其“硬科技”底色。
供应链多源自研御风险,经营精益提效增现金流
节卡股份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均为具有一定成立年限、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且经公司比较验证后的合格供应商,如绿的谐波、上海巨传等,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较为稳定。与此同时,节卡股份不断开拓引入新的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对于谐波减速器、PCBA、开关电源、工控机、电机转定子等核心原材料,公司均已向多家供应商进行规模化采购,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司不存在严重依赖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节卡股份通过优化财务管理和提升销售回款效率来改善现金流状况。公司加强了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报告期各期,节卡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463.92万元、2,112.39万元及3,178.21万元。2024年,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张,盈利水平改善,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一步增加。同时,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从而加快了销售回款的进度,公司现金流状况的持续好转,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科创板“1+6”新政的包容性机制,为节卡股份这类技术驱动型企业提供了关键资本助力。新政扩大未盈利企业上市适用范围,强调以研发投入、专利储备、市场空间等指标替代短期盈利要求,与公司的硬科技属性高度契合。在政策与产业双红利驱动下,公司正推动协作『机器人』️从“专业装备”向“普及化工具”演进,其分阶段扩产计划、技术场景化能力及『数字化』生态布局,将持续赋能中国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