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度是陶瓷重要的外观物理指标,当陶瓷表面光滑时,陶瓷反射光能力强,光泽度就高;反之,以漫反射为主,光泽度就差。那么,陶瓷光泽度怎么测?陶瓷光泽度测量为什么用45°角?本文为大家做了简要的介绍。
陶瓷
陶瓷光泽度测量原理:陶瓷器表面光泽度是一项重要的外观指标。科学地测量、评价这一指标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关于陶瓷器表面光泽度的测量,国家有关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按GB3295日用陶瓷器光泽度测定方法或其修订标准的规定,陶瓷器表面的光泽度定义为白光光束以一定角度入射时祥品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陶瓷光泽度测量原理
如上图所示令一定截面大小的光束以一定角度日投射到被测样品的表面,在釉层表面的镜面反射方向测量其反光量;并规定折射率ND=1.567的黑色玻璃的反光量为100%。被测产品的反光量与此标准之比值,即为该产品的光泽度。因此产品的光泽度可表示为:
其中Is(θ)为入射角为θ时标准样品的镜面光强反射量示值读数,Im(θ)为入射角为日时待测产品的光强反射量的示值读数。通常情况下,取入射光为45°角入射或垂直入射。
45°角 光泽度仪
陶瓷光泽度测量使用45°角的原因:从上面陶瓷光泽度的测量原理可知,陶瓷光泽度的测量角度一般采用的是45°角。那么,陶瓷光泽度的测量为什么要采用45°角度呢?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相关标准的规定
目前,关于陶瓷光泽度的测量标准有GB/T3295《陶瓷制品45°镜向光泽度试验方法》、ASTMC346《陶瓷材料45度镜面光泽度的标准测试方法》,这两个标准都对陶瓷光泽度的测量要求做了规定。GB/T3295规定了带釉陶瓷制品以及有类似反射特征的其他制品镜向光泽度的测定方法,测量原理是在45°入射角下,用规定的光束照射样品表面,在镜向反射方向测量反射光强度,并与已知光泽度的标准板比较,从而得出样品的光泽度值。ASTMC346规定了陶瓷材料45度镜面光泽度的测试方法,该标准对测试仪器的精度、操作方法、样品制备以及结果计算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从光学原理来看,45°角能有效平衡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检测需求,陶瓷表面的釉层光泽主要源于镜面反射,而45°入射角度可使反射光信号强度处于适中范围,既避免了小角度入射时镜面反射过强导致的信号饱和,又能减少大角度入射时漫反射占比过高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这一角度与人类视觉观察习惯高度契合,45°角光泽度仪模拟人眼的观察角度,以45°角入射光线并接收反射光来测量光泽度,其测量结果与人眼对光泽的主观感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意味着通过该仪器测得的光泽度数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人们实际看到的陶瓷表面光泽效果,方便对产品光泽进行评估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