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老板都有个执念:“我们要无纸化办公!”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对吧?文件不用打印、审批不用跑腿、合同线上走完、流程数据化……光想就觉得高效。但现实往往很打脸——
老板说:“我要一个线上流程系统。”
HR听完一脸懵:“我又不会写代码,也没IT同事……咋搞?”
是的,这就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状。
- 想转型,但没人会搞技术;想上系统,预算又有限;
- 想快点搞定,但一找软件公司报价就让人脑壳疼……
注:本文示例所用方案模板:简道云OA管理系统,给大家示例的是一些通用的功能和模块,都是支持自定义修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里面的功能。
一、传统OA办公会遇到哪些问题?先说说我们公司没上OA系统前的状态。
- 请个假,审批要跑五层楼 一个员工请假,要打印请假单——填好、签名、再找主管签、经理签、人事确认。流程一长,放假回来批还没批下来。
- 报销贴发票,HR头大 贴发票、签字审批、拿发票到HR登记、再录入财务系统。有一次,HR手一抖,Excel漏填一笔,月底结账才发现。
- 入职离职、调岗流程,全靠微信沟通 微信通知,“某某明天入职、安排电脑”。结果IT忘了准备,员工来了没电脑,体验感直接拉满负分。
- 文件审批没人追进度,流程全靠催 一份合同审批卡在副总那里一周没动,没人提醒,最后导致投标错过了截止时间。
所以说,无纸化办公不是“高级功能”,而是企业效率的底盘。尤其是流程多、审批频繁的HR场景,数字化一定是刚需。
二、想做无纸化流程管理,必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调研后发现,大家不是不想上OA系统,而是卡在这几个关键点上:
1. 系统太贵,功能太重动不动几十万起步的OA系统,流程一多还要开发。中小公司根本用不上那么复杂的功能,真正用到的可能就那么3个按钮。
2. HR不懂技术,IT又没时间配合HR只会Excel、Word,做系统完全没头绪。让IT帮忙?IT已经被业务拉爆,哪有空接这个活。
3. 流程一改就得重做,改一次等两周有的系统太死板,一个节点审批顺序一变、字段一加,就要改代码重部署。业务天天变,流程改不过来,系统就成了摆设。
所以我们换了思路,不如自己做!
三、如何搭建智能审批OA系统?(一)先别急着“搭系统”,先把这几件事搞清楚1. 哪些流程最急需上系统?不是所有流程一上来都得搬线上,建议先选几个最常出问题、员工最频繁提交的流程先动手,比如:
- 请假申请
- 报销申请
- 加班调休
- 办公用品申请
选3个以内,搞清楚一个流程跑通的逻辑,然后再慢慢扩展。
2. 谁来审批?流程怎么走?举个例子,比如“请假申请”,可能是这样的:
员工提交 → 上级审批 → HR存档 → 财务抄送
但如果请假时间超过3天,还需要老板签字;如果是病假,得上传附件……
这些流程里的“条件”和“节点”都要先想清楚,最好画个小流程图出来,别一上来就点系统,容易搭着搭着乱了。
(二)具体操作步骤现在市面上很多零代码平台都支持“可视化流程搭建”,你只要建好表单,设置好审批流,就能上线一套OA系统。
关键步骤我一步步讲:
第一步:把表单字段设计好以“请假申请”为例,你得先想好员工要填哪些内容:
- 姓名(系统自动带出当前登录人)
- 所属部门(可自动读取)
- 请假类型(年假/病假/事假等)
- 起始时间、结束时间
- 请假天数(用计算字段自动算)
- 请假事由
- 附件上传(如病假条)
- 审批状态(初始为“待审批”,系统根据流转自动更新)
别看这些字段简单,逻辑清晰最重要。字段名别乱起,一个叫“请假类型”,一个又叫“假别”,以后做报表容易崩。
零代码平台的优势:
- 支持字段权限控制:比如“审批人可见审批意见、发起人不可编辑审批结果”;
- 支持字段校验:如请假结束日期不得早于开始日期;
- 支持关联数据表:比如从“组织架构表”中调取上级信息。
第二步:配置流程,谁审批、啥条件、怎么提醒
绝大部分工具现在都支持“流程图式”的审批设置,比如:
- 员工提交后 → 自动获取其上级为第一审批人;
- 假期超过5天 → 自动分支走老板审批;
- HR为最终节点 → 审批完后自动归档。
你只要设置几个关键节点 + 条件判断,工具就能自动跑全流程。
还可以设置超时提醒,比如审批48小时没动静,系统自动催办,员工再也不用去“问进度”了。
第三步:权限和数据留痕别忘了设置审批系统上线之后,数据沉淀特别关键。一定要注意这几个点:
- 字段权限:比如“审批意见”员工不能改,“审批状态”只能系统更新。
- 流程日志:每一步谁审批了、用了多久,都自动记录下来。
- 附件存档:所有上传的图片、文件、证明材料,都和流程数据一体存储,后期查起来特别方便。
这样一来,不管是追责、查记录,还是年底复盘,HR都能一键导出。
第四步:做个流程看板给老板看,效果立竿见影系统上线了,老板下一句话大概率是:“我们现在审批流程效率提高了没?有没有卡点?”
这时候,如果你能用一个数据看板告诉他:
- 哪些流程申请最多?
- 哪个部门审批慢?
- 哪个环节最卡人?
- 审批平均用时多少小时?
老板眼睛会一亮,马上认可你这个“系统不是玩票的”。 你可以用系统自带的图表组件来做,比如饼图、柱状图、折线图,或者导出数据对接到ExceL工具里都行。
四、2小时搞定的逻辑,其实就是这三层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搭建OA流程的思路,那就是:
“表单管好输入,流程管好审批,数据管好后效。”
拆开说,就是下面这三层:
第一层:数据表单(前台填写)让员工知道该填啥、不该改啥,流程统一,字段规范。
第二层:审批流程(中台流转)审批节点清晰,逻辑严密,有条件、有分支、能追踪,别走错、不遗漏。
第三层:数据分析(后台沉淀)流程跑完不等于完事,一定要能看数据、查记录、调效率,这才是系统存在的意义。
五、有哪些坑必须提前避开?虽然整体过程顺利,但也有几个坑踩过,必须提醒一下:
1. 一口气做太多流程,员工用不动建议先从最常用的2-3个流程做起,比如“请假+报销+物资申请”,逐步让大家习惯系统化操作。
2. 表单字段不标准,后期数据不好用字段命名一定统一,比如“部门”不能一会儿叫“所属部门”,一会儿叫“业务组”,后期做报表会很麻烦。
3. 审批人设置错,卡在领导手里没人敢催审批流程要加“超时提醒”或“转交机制”,不然领导出差,流程就永远卡死在那儿。
4. 上线前没培训,大家不敢用一定要开个线上培训会,提前告诉大家操作方式,并留下测试用例练习一遍。
写在最后:老板想要无纸化,没技术也能搞定!无纸化,不是个技术词,其实就是四个字:流程清晰。
流程不清,审批就乱;数据分散,事后就难查。
过去大家靠Excel+微信+纸质单凑合着用,现在用零代码平台工具,
把表单、流程、提醒、归档都串起来,一人就能搞定系统上线。
现在的系统,不是给“程序员”用的,是给真正懂流程的人用的。
想清楚,动手做,跑起来,哪怕是一步步搭,都是企业走向数字化的开端。
老板说“要无纸化”,别等了,从流程走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