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政法)
从清晨醒来手机收到的一条天气提醒,到开启旅途的一份行程规划,到工作中依赖网络开展的业务往来,再到闲暇时畅游网络世界的娱乐放松......网络已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然而这份便捷的背后,却也暗藏风险隐患,近年来,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国家秘密安全造成威胁。作为网络空间的使用者、网络安全的维护者,每个公民都应自觉提高警惕,多一分留心,少一分忧心。
敲黑板!网络安全“三个要”
安全意识要筑牢
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打开可疑附件,学会甄别虚假信息;
不轻易在陌生网址输入账户密码、个人信息、敏感内容;
不在非涉密工作电脑上传输、处理、发布涉密内容。
若遭遇“钓鱼”攻击,应及时断开网络、查杀病毒、重置密码。
软件防护要做到
工作电脑应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恶意软件;
及时更新安装官方发布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
在生活中,要谨慎使用社交平台的自动下载功能,从官方或可信来源下载软件,避免安装来路不明、可能携带病毒的软件。
账户管理要知晓
互联网设备应避免使用默认的弱口令密码或简单密码;
重要账户应定期更换密码,开启双重验证、异常登录报警等防护功能;
单位内部使用的账户可启用白名单功能,减少被网络攻击入侵风险。
审校:李亚珠
内容责任:陈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