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发布会暨运动会倒计时1周启动仪式。记者获悉,目前赛事已基本筹备就绪。
这场汇聚全球顶尖科技力量的人形机器人盛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围绕26个赛项展开竞技对决。
“熊猫眼”成醒目科技新地标
赛训基地是本届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委会认真研究国家速滑馆空间布局,打造集赛队训练、产品测试、数据采集、技术验证和公众科普为一体的赛训基地,增强对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资源的“磁吸力”,也为运动会的举办提供有力保障。
当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专业场馆“熊猫眼”赛训基地正式亮相。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国资公司总经理郭永昊介绍,“熊猫眼”坐落于“冰丝带”西广场下沉庭院,正成为醒目的科技新地标。
记者看到,从外形上看,庭院顶部的环形轮廓,宛如熊猫圆润的眼眶;高12米、直径32米的穹顶,恰如熊猫晶莹剔透的黑眼球;庭院环廊上方的流线型遮阳百叶,犹如熊猫卷翘灵动的眼睫毛。在白天,“熊猫眼”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光芒;夜色中,“熊猫眼”流光溢彩,光影变幻,仿佛可爱的熊猫调皮地眨着眼睛,召唤大家到来。
郭永昊表示,凭借半透明特性可精准调控温湿度与洁净度,“熊猫眼”既能为机器人营造“实验室级别”的稳定竞技环境,又能让阳光、月光与星光自然洒落——这种“精密控制”与“自然穿透”的平衡,正是科技文明的精彩展现。
位于“冰丝带”西南侧的ROBOLAND机器人营地,则以“人机共融”为核心理念设计。未来,这里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聚集区,促进国内外机器人领域合作交流,助力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
3天487场比赛亮点纷呈
根据当日发布的竞赛日程,本届运动会共26个赛项,487场比赛,亮点纷呈。比赛安排在8月15日至17日,共3天时间。所有赛项都在国家速滑馆举行。
“大赛结合赛项设置和参赛队伍情况,合理编排、满负荷安排竞赛日程。”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市体育局局长于庆丰表示,每个竞赛单元设置2至3次颁奖仪式,保证不同场次、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观赏到精彩赛事,全方位感受人形机器人在速度、力量、协作等多维度的技术突破。同时,速滑馆环廊也安排了外围赛,便于观众近距离接触和人机互动。
3天、6个单元、487场比赛,都有哪些亮点?发布会也进行了“剧透”。比如,8月15日上午将产生田径1500米、群体舞蹈、篮球和集体舞蹈4枚金牌。下午将产生400米、武术、乒乓球、工业场景物料整理和功夫搏击5枚金牌。
8月16日上午精彩赛事主要有田径100米、足球、自由体操决赛、工业场景物料搬运决赛等。下午将产生立定跳远、单机舞蹈、酒店场景清洁服务3枚金牌。8月17日上午,精彩赛事有田径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足球3V3决赛、自由搏击决赛、酒店场景迎宾服务决赛等。下午将产生100米、4×100米、足球5V5、灵机一动等4枚金牌。
280支高校、企业赛队参赛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得到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学校、俱乐部及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介绍,本次赛事共有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及88支企业赛队。
“这次运动会是年轻学子的创新舞台。”他表示,有来自全国110所学校的251支队伍踊跃报名,最终选拔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70所学校的优秀队伍参赛。其中还包括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3支中学队伍,为运动会带来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机器人企业和爱好者将借助运动会平台,展现科技风采。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星海图等88支队伍参赛,基本覆盖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15个国家。
百米“飞人”大战共吸引90支队伍激烈角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前六名同台亮相,这让本届运动会充满期待。
作为赛事的重要预演,“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将率先开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联合会副主席、RCAP主席周长久在会上揭晓14个国家的18支国际顶尖赛队名单。他表示,该赛事将举办全球首场全自主5V5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足球赛——10台机器人在无人工干预下同场对抗,标志着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与协同决策技术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