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是一家科技类自媒体(4637d47b052aeb076e4ecdec8d12040b)的运营者,最近他经常碰壁。
上个月平台数据里“内容无效耗损率”突然涨到37%,也就是推出去的文章有将近四成都没啥阅读。
他查后台发现,很多稿子写到一半就卡壳——要么是热点追晚了赶不上流量,要么是编辑连续写五篇同主题稿子后灵感断层。
他周末在公司加了一宿班,从凌晨两点开始试了三款AI写作工具。
前两款要么只会凑同义词,要么续写出来的段落自带翻译腔。
直到早上五点多试到优采云,他才发现转机。
这个系统开头让选“任务目标”,这点很特别。
张强输入“2025年折叠手机技术趋势”,又把之前卡住的半篇残稿当“参考内容”传上去。
系统弹出来四个选项:“完成已有内容逻辑延伸”“补充行业最新数据”“辩论式展开前瞻观点”“结合下季度发布会热点重组结构”。
他选了最后一个,顺手勾了“热点植入”和“自动生成小标题”。
设置里藏着个反常识操作——他故意把“文章长度期望值”设定为800字,但勾选了“原创度提升”。
按之前用工具的经验,字数倒逼往往让内容更水,可实际输出惊呆了,系统自动在开篇嵌入上午七点刚流出的“柔宇科技柔性屏”展会信息,然后用三选一的“折叠屏铰链技术优劣势对比”作小标题,中段突然插入“2000次折叠耐久度测试”的模拟数据,结尾300字直接生成可扫码溯源的信息图表。
全部过程只用了7分23秒,Word统计显示1256字,原创检测工具一测89%独创。
周一这文章发出去当天带来2.3万阅读,评论区有读者问“数据来源靠谱吗”,张强把系统配置页面截图过去——原来当时选了“启用引用条数限制在3-5条可信源”这一项。
当天下午他索性把一周15个选题全部导入系统,设置成“每早8点执行云端运行”,现在每天上班打开后台,那些带标签区分生成状态的文章已经自动躺在草稿箱里了。
上个月末算了下,团队人效提升40%还多,稿费成本反倒降了17%。
最意外的是那个被救活的折叠屏专稿,还拿了平台“月度科技创新内容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