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有一款国产原研药被美国截胡了?”
6月2日,美国跨国药企BMS从德国BioNTech生物公司手中,以780亿美元的价格买到了抗癌药BNT327的所有权。
然而,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这款药物并非德国BioNTech生物公司所研发,而是从中国普米斯公司手中购得。
且仅仅用了8亿美元。
也就说德国BioNTech生物公司充当了一次“中介”,便暴赚将近800亿美元。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颗冉冉升起的抗癌新星2023 年,中国普米斯公司研发出的BNT327 双抗药,堪称癌症治疗领域的 “超级武器”。
因为这款药物不仅能够巧妙地撕掉癌细胞的 “隐身衣”,让免疫系统得以精准识别并发动攻击,还能精准斩断为肿瘤输送养料的血管,活活将肿瘤 “饿死”。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两种攻击方式还能相互配合、彼此增益,让治疗效果一下子提升了 10 多倍。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意味着终于可以摆脱传统化疗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痛苦。
BNT327 用更温和、更高效的方式对抗癌症,患者不用再承受脱发、呕吐等剧烈副作用。
凭借着BNT327特效药的优势,普米斯公司在同类型特效药面前,很快就爬到了全球前三的位置。
哪怕普米斯公司没有别的药物,仅靠BNT327特效药也能养活整个公司。
从创造者到局外人只不过研发新药的费用太多了,明显普米斯公司已经到了濒临崩盘的地步了,所以为了盘活公司,他们在2023年先是将BNT327特效药的海外使用权,以不低于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 BioNTech 公司。
但最开始,德国 BioNTech 公司只给了普米斯公司5500万美元的经费,至于后续费用,要看普米斯公司的研发程度。
显然 德国BioNTech 公司并不想在药物未成功阶段,将资金过多的投入到这个不成型的项目中。
可普米斯公司的账户上,已然不足以支撑BNT327 的研发。
于是在苦苦支撑了一年之后,普米斯以 8 亿美元的价格,将整个公司打包卖给了德国 BioNTech。
他们避免了研发失败的风险,却也永远的将研发成果推给了旁人。
如果说这一切截止到双方交易也就罢了,可谁能想到仅仅几个月而已,德国 BioNTech转头就把 BNT327 的开发和商业权,以78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BMS。
不过两年的时间,从5500万美元一跃到了780亿美元,而在这件事情里面,德国 BioNTech就好像中介一样,什么都没有做,却暴赚将近800亿美元。
可辛辛苦苦研发数年的普米斯公司,却成了赚钱最少的那一方……
不过也有人好奇,只不过是一款药物而已,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价呢?
双抗药里的科学密码其实普米斯公司研发的这款药物,属于 PD-1 和 VEGF 双特异性抗体。其中PD-1 就像癌细胞的 "护身符",能让它们在人体免疫系统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生长。而 VEGF 则像肿瘤的 "后勤部长",专门负责促进血管生成,为肿瘤输送营养。
至于BNT327 特效药的用处,就是它能同时对这两个靶点下手,一边阻断 PD-1,让免疫系统重新认出癌细胞,另一边抑制 VEGF,切断肿瘤的 "粮草供应",让药物遏制癌症的效果提高十几倍。
更重要的是,这款药物不单单能治疗某一种癌症,而是像三阴性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胸膜和腹膜间皮瘤等癌症,BNT327特效药全都有效。
一场看似双赢的危险交易单看普米斯和德国 BioNTech 的这笔交易,似乎双方都没有吃亏,毕竟当初普米斯拿到了急需的资金,暂时把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压了下去,而BioNTech 则收获了 BNT327 这款潜力新药。
可要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就不难发现,像普米斯公司一样因为面临崩盘而把药物卖出去的公司不在少数。
按照丁香园的数据显示,2020 到 2025 这几年,已经有 20 家国内创新药企把自己研发的双抗药卖给了跨国公司。
显然,普米斯公司既不是头一个这么做的,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可若是一直放任下去的时候,那必然会出现中国辛辛苦苦研发的药物,最终都会被外国公司给截胡。
这样一来,药物的定价权就会落到外国公司的手里,就像《我不是药神》里演的那样,一旦救命药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患者就得忍着天价药带来的窒息感。
尤其是作为对抗癌症的BNT327特效药,显然它的用处会更大,但若是控制权落到别的国家手里,那到时候国内想要用这款药的话,只能花费高价才能买到。
长此以往,国内创新药企怕是要掉进一个怪圈:辛辛苦苦搞研发,却因为没钱不得不低价卖掉成果,眼睁睁看着别人用自己的心血赚得盆满钵满。
真要是这样循环下去,谁还愿意踏踏实实地坐冷板凳搞研发呢?
成功合作的另一种可能其实倒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像普米斯公司一样,就拿传奇生物与美国强生来说,最开始两家公司约定的是,海外市场的收益五五分成,而在中国市场,传奇生物牢牢掌握着 7 成权益。
这样一来,传奇生物既能借助强生的全球网络拓展海外业务,又能在国内市场保持主导地位,真正做到了 "借船出海" 而不是 "弃船逃生"。
还有三生制药用PD-1/VEGF 双抗药,在没有让出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从辉瑞拿到了 400 亿人民币的合作大单。
结语现在国内创新药企太难了,资金和融资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但看看别的行业,困境里往往藏着机会。
光伏产业早年 “三头在外”,2008 年金融危机差点垮掉,可凭着企业坚持、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现在全球领先。
创新药企该学学光伏,企业沉心搞研发,再加上资本和政策帮衬。毕竟创新药关系千万人健康,得扎根国内、立足世界,真正造福患者。BNT327 的故事完了,思考还在,盼国产创新药走得更有尊严、更长远。
信息来源:025-6-17 搜狐网:《2025年中国创新药企:迈向全球市场的出海之王报告》2025-5-23 今日霍州:《海外权益售价创新高!从“买买买”到“卖卖卖”,中国如何重塑全球新药研发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