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翻译未停止服务之前,Chrome浏览器几乎是很多人用其翻译功能来阅读英文文档,翻译快速准确深得用户人心。
不过2022年9月末之后,谷歌翻译正式停止中国大陆服务,一时间Chrome浏览器翻译功能全部失效。
这让很多人都非常难受,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复制翻译,然后对照查看,不能够通篇进行翻译。
这时候用户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方案,沉浸式翻译插件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完美的替代方案。
主打双语对照翻译,关键是它能够保留原文的同时,在原文下方提供译文,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进行翻译对照。
同时沉浸式翻译还支持PDF和EPUB文件的翻译,同样能够保留原始的排版,通过这样的功能,迅速俘获了一大批的忠实用户。
不仅如此,沉浸式翻译还支持自定义API对接到其他的智能翻译平台,这个功能的好处就是如果其他免费翻译平台失效,你还可以自定义转到自己付费的各种AI平台对接翻译。
得益于付费AI的翻译功能,它的翻译将会更加准确,该功能对于一些从事翻译工作的可谓是“利器”。
沉浸式翻译最初也是通过开源来进行推广,随着用户的累积,2023年11月被收购,从开源转向闭源,不再对外开放源代码,原开源项目停止更新。
闭源就意味着其“商业化进程”开始了,这几乎是所有开源软件的“怪圈”魔咒,闭源之后更多的是商业化的考量,逐渐失去了开发软件的初心。
沉浸式翻译软件的一则公告就足以说明问题,公告称软件将会禁止用户使用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翻译API接口。
该公告直接引起了“众怒”,纷纷表示翻译平台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不应该禁止其他第三方翻译API,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主流API平台。
一些专业的翻译AI平台虽然小众但是却是行业认可的,用户开始了抨击沉浸式翻译的这一做法,并希望能够更加专注于软件功能本身,这样才能够走出“怪圈”!
很多开源软件最初依靠开源社区的力量,功能越来越丰富,后面开始逐渐闭源,最后收费导致软件功能越来越臃肿无用,最后失去了大量用户,导致整个项目终止。
面对众多用户的“愤怒”,沉浸式翻译紧急撤回了限制第三方服务的计划,并承诺将永远不会限制用户任何第三方翻译服务。
该赚的钱可以赚,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终将会失去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