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影圈日益关注AI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当下,全流程AIGC制作的短片《薪火华夏》(Huaxia: The Eternal Flame)正悄然闯入国际影展的视野。继成功参选第42届德黑兰国际短片电影节与第7届HiShorts! 厦门短片周后,这部由独立导演弹剑当歌操刀的作品,又获邀参加第59届德国霍夫国际电影节。三大电影节的连续入选,让这部不到四十分钟的短片,成为AI影像创作领域的一个现象级案例。
影片通过跨越时空的叙事,描绘了华夏文明“火种”在千年流转中的延续与传递,并以AI技术实现了全流程视觉生成,从人物到场景、从光影到质感,皆由创作者一人独立完成。本次,【中国电影人】专访了导演弹剑当歌,聊聊他与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中国电影人: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创作《薪火华夏》这部AI短片?
弹剑当歌导演:
一方面是我个人的兴趣,一直对“文明传承”这个话题特别着迷,另一方面是AI技术的飞跃让我看到了独立创作的新可能。《薪火华夏》的创作,源于一个很简单的念头:如果千年文明的“火种”真能穿越时间,被人接住,会是什么样的画面?而AI,恰好成了我把这个画面具象化的工具。
中国电影人:为什么选择“AI全流程”作为制作方式?有何挑战?
弹剑当歌导演:
首先是资源现实。作为个人创作者,我没有预算、没有团队,AI是目前唯一让我“独立完成一部电影”的方式。
挑战非常多。最困难的不是技术操作,而是创作判断:如何让AI生成的内容服务于情绪,而不只是“酷炫”?你要不断训练它、清洗它、引导它,而不是依赖它。用AI拍电影,不是“自动生成”,更像是“反复雕刻”。
中国电影人:片中有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代表了什么?
弹剑当歌导演:
这是一句浪漫主义的表达。它不仅是主角情感上的追寻,也暗喻了文明传承的辽阔愿景。
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人们很容易遗忘过去,也不敢想象未来。但我希望这部片能让观众重新意识到: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而我们自己,就是那个故事的下一段。
中国电影人:影片参选德黑兰国际短片电影节,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弹剑当歌导演:
我很感激也很惊讶。这部作品是极其个人化的创作,它能被国际评委看到并认可,说明无论语言和国界,情感与文化的共鸣是存在的。
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证明:AI电影,不只是实验,它可以被当成真正的“作品”来看待。
中国电影人:很多人对AI创作持保留意见,您怎么看?
弹剑当歌导演:
我理解。AI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对传统产业来说,它意味着不稳定;对独立创作者来说,它意味着自由。
我并不认为AI可以取代“人”,但它可以让更多“原本无法表达的人”拥有创作权。我希望未来的AI作品,不只是“技术展示”,而是“有灵魂的表达”。
中国电影人:下一步是否还会继续拍AI电影?有没有新的创作计划?
弹剑当歌导演:
会的。《薪火华夏》只是个开始,我正在筹备一部AI长片计划,会涉及更具体的社会议题,比如身份错位、乡土与迁徙、数字人格等。
同时我也想做一些幕后分享,让更多创作者知道,“一个人”也能做电影,这是AI时代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