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鹏科技携“软甲固电”新品亮相 2025 中国电池产业高峰论坛
以 “AI + 固态” 战略开启能源方案引领者新征程
2025 年 8 月 8 日 - 9 日,备受瞩目的 2025 中国电池产业(广州)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动力电池数智峰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盛大启幕。作为AI+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豪鹏科技携新一代超高安全性 “软甲固电” 产品重磅亮相,通过高层圆桌对话、主题技术演讲及全场景品牌展示,全方位彰显其 “AI + 固态” 的战略,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领袖圆桌共话产业突破 豪鹏锚定 “AI + 固态” 战略高地
在 8 月 9 日下午举行的 “协同创新突破固-固界面难点,加速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领袖圆桌论坛上,豪鹏科技董事长潘党育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等行业大咖展开深度对话,系统阐述了豪鹏科技在固态电池产业化征程中的战略布局及核心优势。
潘党育表示,豪鹏科技二十余年深耕消费电子电池领域,已将 “SQDC”(安全性、品质、交付、成本)理念深植企业基因。面对 AI 技术爆发与电池性能升级的刚性需求,公司正从传统消费电子电池制造商全面转型为 “AI + 固态” 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
“AI 眼镜、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终端对电池的续航、安全与形态提出极致要求,这正是豪鹏的战略聚焦点。” 潘党育强调,公司已构建从液态高硅、半固态到全固态的阶梯式技术矩阵,旨在破解 AI+ 端侧硬件 “安全 - 性能 - 体积” 的不可能三角,为全球顶尖 AI 硬件伙伴提供差异化核心动力支撑。
针对 AI + 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潘党育指出,人工智能与固态电池的技术叠加将重塑行业格局。据市场预测,2025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将突破 550 万台,增速达 135%,而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更有望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这种爆发式需求将加速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推动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迈入快车道。
在技术研发上,豪鹏已全面覆盖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三条主流固态电池路线,拥有超千人研发团队,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960 项,其中境内外发明专利 190 项;产能布局方面,潼湖新工业园实现规模化整合,方形钢壳叠片专用产线完成建设,可满足固态电池、高硅含量电池的生产需求;市场拓展上,2025 年第三季度已开始向国际头部客户量产出货 AI 眼镜电池,同步推进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的量产进程,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6 年进入试产阶段。
“软甲固电” 新品首发 破局锂电池安全问题危机
在同期举行的固态电池专场论坛上,豪鹏科技产品开发高级专家韩晓辉发表题为《超高安全性 “软甲固电”,破局锂电池安全问题危机》的主题演讲,正式向行业发
布豪鹏新一代半固态电池技术成果。
这一创新技术的推出恰逢工信部《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征集意见之际,新国标拟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等试验要求,凸显行业对电池安全的迫切需求。豪鹏 “软甲固电” 以军工级防护体系直击本质安全痛点,通过三重防护体系实现突破性安全表现:
材料本征安全:电极表面构筑纳米级固态保护层,强化机械强度,形成 “固态软甲” 内部防护;
反应主动干预:创新性植入 “内置灭火剂”,通过不可燃添加剂释放靶向自由基,阻断热失控链式反应;
结构被动防御:采用抗拉强度>3000gf 的 “超级隔膜”,160℃以上高温才可能破膜,有效隔绝正负极接触风险。
韩晓辉现场展示的穿刺测试数据显示,“软甲固电” 被金属钉贯穿后电压平缓下降,实现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表现,已获得行业头部品牌客户认可并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将率先应用于高端安全备用电源产品需求,并有效适配通信设备及航空器、矿山等对安全性有极端要求的场景。
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助推固态技术产业化落地
在 8 月 9 日晚举行的 2025 世界电池之夜活动中,潘党育作为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会议主席,参与协会六周年庆典及固态电池产业联盟揭牌仪式,进一步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此次亮相 2025 中国电池产业高峰论坛,豪鹏科技不仅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分享彰显了 “AI + 固态电池” 领军者的实力,加速推动 “软甲固电” 技术的市场化渗透。未来,豪鹏科技将持续以 “All in AI” 战略为指引,通过技术领先、产能保障与客户协同,深化从消费电子电池制造商到 “AI + 固态” 能源方案引领者的战略升维,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高安全、高质量的能源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