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热压机作为现代隔热材料封装的关键设备,在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隔热片的封装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通常采用多层复合结构。隔热层材料常见的有气凝胶、陶瓷纤维、预氧丝复合材料、纳米板等,这些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封装外层则多采用高分子薄膜,如聚酰亚胺(PI)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部分高端应用还会使用金属箔(如钛箔)作为保护层。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隔热垫,典型的材料组合为"PET+硅胶框+气凝胶+PET"或"PI膜+气凝胶+PI膜"结构4。这些材料在真空热压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密封性能。
真空热压封装是一个多步骤的精密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预处理阶段:首先对隔热芯材(如气凝胶毡)和封装膜材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污染物和颗粒,部分材料还需要进行预烧结以提高稳定性7。对于带边框的隔热片,需先将硅胶框精确切割至所需尺寸并固定在适当位置3。组装阶段:将预处理后的材料按顺序叠放,通常顺序为下封装膜-隔热芯材-上封装膜,对于复杂结构可能还包括中间粘接层或增强层。组装时需确保各层对齐,避免错位。真空热压阶段:这是最关键的工序,组装好的半成品被放入真空热压机的热压平台,设备首先抽真空-100MPA高真空状态,以排除夹层间空气。随后加热系统启动,温度根据材料特性设定(通常120℃),同时施加压力,使各层材料在热和力的共同作用下紧密粘合。这一过程可能持续40秒,具体参数需根据材料厚度和特性调整。热压完成后,设备自动根据轨道回归原位。后处理阶段:取出成品后进行修边、质检等工序,检查封装完整性、尺寸精度和隔热性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