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重庆的一位居民在微信群输入“如何办理医保补助”,结果被“秒回”——这不是社区干部在值班,而是AI网格员“小西”在云端守护解惑;街边,市民看到损毁的道路,随手拍张照上传到重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问题就能很快得到处置……在这座山城,重庆联通把“高冷”的人工智能,变成了街坊邻里的“生活百事通”,在城市治理这桩大事上,市民的“主角光环”更强了。
“小西”随时在线等你发问
在重庆联通的技术支持下,重庆高新区西永街道首创微信端智能网格系统,以“联通云×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深度融合微信生态,“小西”7×24小时全天候在线等你发问,彻底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小西”通过持续学习居民高频咨询数据,已经精准掌握11大类400余项民生事项的解答能力,涵盖常见的医保报销、独生子女补助、水电缴费等场景。例如,居民输入“残疾人补贴申请条件”,系统会自动抓取政策文件关键条款,生成简洁明了的分步骤指引;如果“小西”遇到了补交材料等比较复杂的需求,会实时转派至“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人工跟进,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小西自“上岗”以来,受到居民一致夸赞:“AI‘小西’很方便,有什么就直接问它,24小时为我们服务,发个语音就能问,回答也很详细、很机灵、很聪明!”西永街道负责人介绍,用上AI解答高频问题后,复杂事件平均处理时长缩短60%。
市民成为治理“主角
重庆联通还与市城管局联合推出“城市管理惠民互动智能体”,高效处理市民上报的市容环境、道路破损等问题,运用大模型重塑政民关系。
平台深度融合城市管理知识库,整合百余项管理制度及政策文件,既是市民的“随身顾问”,又是政府的“智能客服”。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办事指引,均可实现“疑问秒回、诉求直达”。有效破解了传统城市管理中政策传递壁垒,推动政民互动。
智能体还为市民提供了问题上报的入口,市民只要打开小程序、随手“咔嚓”拍下要反馈的问题场景,系统会将图片进行自动解析,并生成事件描述、分类上报,处置进度还会实时同步至市民的微信。前段时间,卓先生在凌晨拍照反馈了某区域人行道路被沿路商户破坏侵占的问题。当日一早,值班长就进行了案件分转,问题所属区专业部门在次日就进行了现场巡查核实,修复了破损道路并联系商户进行整改,还将处置后的画面和处置结果同步给了卓先生。投诉公示界面显示,这个涉及多个部门、共12个流程的事件,仅耗费一天多的时间就顺利结案。
拿起手机,市民成为了城市的“主角”,在城市治理中的参与感更强了。
山城治理“智”在必得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重庆联通抢抓“数字重庆”建设机遇,依托一系列数字化载体,持续打造了一批数字化场景应用,让AI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大小事、参与城市建设的大小事,加速城市治理迈向“智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通过“AI网格员+城市管理智能体”双轨并进,重庆联通为全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联通方案”。“AI不仅是工具,更是治理体系的‘新质生产力’。”重庆联通相关人员介绍,“我们正推动技术从‘单点赋能’转向‘系统重构’,助力重庆探索千万级人口城市治理新路径。”
重庆联通将继续以“技术+机制”双轮驱动,将AI深度嵌入基层场景,通过“大小模型协同”技术体系与“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实现治理能力纵深突破,为超大城市治理注入新动能,让幸福的故事在重庆持续上演。
当技术扎根市井烟火,当城市治理成效化为可触可感的幸福,重庆这座智慧的山城有了最具辨识度的“联通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