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
伸出手臂、搭上自动诊脉仪、数据输出、结果生成……在台湾慈济医院医护人员的熟练操作下,运用AI进行的经络检测顺利完成,充满科技感的诊脉流程让前来体验的长者惊叹不已。
近日,台湾第二届高龄健康产业博览会在台北举行。展览聚集350家机构、推出1200个展位,从衣食住行方面推介长者医疗康养所需的服务和产品。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今年的博览会突出AI技术的应用,和慈济医院一样,许多机构重点展示的诊疗、照护和康养服务都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
台大医院展区展示了“第四代实时同步远距照护服务”,该项目透过人工智能云端整合与生理感测技术,实现全天候健康监控与个人化照护,让长者与慢性病患者能在家中接受医疗团队的实时守护,大幅降低急诊与住院风险;长庚医院展区推出包含语音对话、脸部辨识、眼动仪与动作感测等多项智能技术的“智能整合式长者健康评估系统”,协助长者便捷完成健康检测……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院长林欣荣受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赋能精准医疗,让更多民众尤其是年长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照护。以花莲慈济医院为例,他介绍,花莲多山,当地民众对现代诊疗方式的需求非常迫切。该院引用AI诊疗,帮助医师对罹患失智症、帕金森病的老人进行更精准检查,以便在早期干预、后期治疗中找到更对症的治疗药物。尤其在中医方面,在自动诊脉仪、舌诊仪和中医门诊辅助系统等的结合下,中医诊疗更加精准高效,受到患者的认可。
近年来,林欣荣经常赴福建、上海等地参加两岸医学方面的交流研讨。谈及AI在养老照护和医疗方面的应用,林欣荣说,无论医药卫生还是生物科技,大陆各领域人工智能发展速度都很快。“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普及,一些出行困难的长辈足不出户就能和机器人交流对话、得到照护,这对他们的老年生活大有帮助。两岸都秉承‘大健康’理念,诊疗之外也注重健康促进,希望两岸一起努力,让现代技术更好服务于医疗和养老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台湾人口总数为2333.79万人,已连续19个月负增长;65岁以上人口数为458.37万人,几乎占总人口的两成,显示台湾正迈向“超高龄社会”。岛内高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已成趋势。
(本报台北8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