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端侧热管理行业深度:驱动因素、相关材料、主动热管理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报告共计:28页
文档围绕端侧热管理行业展开深度分析,核心内容如下: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普及,端侧设备功率密度增加,散热成为制约性能的瓶颈。目前手机多采用被动散热,材料有VC均热板、石墨烯膜、石墨膜等,而微泵液冷、拇指风扇等技术成熟后,移动终端有望迈入主动散热时代,从直板机到折叠屏、AI眼镜👓等终端,主动散热成长空间广阔。
散热技术原理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其中热传导和热对流是智能终端主流方式。散热产品分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散热效率高但需其他能源辅助,被动散热依靠发热体或散热片降温,手机等轻薄消费电子因空间限制多采用被动方案。芯片性能提升使功耗增大,对散热技术要求更高。
端侧热管理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AI能力升级提升手机硬件要求,手机功耗增加,AI手机出货量和算力增长,热管理需求凸显;二是消费电子智能化、轻薄化推动散热需求升级,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方案不断迭代,散热路径各有特点。
手机热管理方面,AI手机渗透率提高带动散热产品量价齐升,2027年国内AI手机散热市场规模预计达71.64亿元。手机散热以被动方式为主,散热方案逐步升级,石墨+VC均热板成旗舰级主流趋势。石墨膜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大,PI膜是核心壁垒;超薄VC工艺在毛细结构处理上有难点,吸液芯结构持续优化。
电脑热管理多采用主动与被动结合的方式,热管散热成主流。全球电脑散热市场稳增长,中美占据过半市场,AI PC为重要增量,渗透率预计2027年达60%,但市场由国外厂商主导。
移动端侧有望进入主动散热时代。性能提升和轻薄化瓶颈凸显,微泵液冷、微型风扇等技术成熟推动主动散热发展。微泵液冷从手机壳向后盖渗透,产业链实现国产替代;微型风扇从游戏机向普通机型渗透,技术渐趋成熟。主流品牌厂商也在积极储备相关技术。
端侧主动散热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相关公司在微泵液冷、微型风扇等领域布局,主动散热技术的突破将释放端侧AI的更大潜力,应用场景有望扩展到更多AI终端。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