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虽能为作物创造适宜环境,但传统 “凭经验调温、靠感觉浇水” 的管理模式,常导致资源浪费、产量不稳定。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应用,让大棚管理从 “经验型” 转向 “数据型”,实现环境精准调控。河北塔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正通过技术创新重塑大棚种植模式。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 “全自动感知与调控”。系统通过部署在温室中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O₂浓度、土壤墒情等数据,当监测值超出作物适宜范围时,自动启动风机、水帘、补光灯、灌溉设备等进行调节。例如当番茄大棚湿度超过 85% 时,系统自动开启通风和除湿设备,避免灰霉病发生;当光照不足时,补光灯自动开启,保证光合效率。在中国农科院花卉所温室大棚项目中,这套系统使蝴蝶兰生长周期缩短 15 天,开花率提升至 95% 以上。
操作便捷性提升管理效率。系统支持手机 APP 和电脑端远程控制,农户可随时查看温室数据、手动调整参数,也可预设不同作物的生长模型(如黄瓜适宜温度 25-28℃、湿度 60-70%),设备按模型自动运行。在山东新泰温室控制一体化系统项目中,农户通过手机远程管理 5 个大棚,人力成本降低 60%,而蔬菜产量提升 20%。
河北塔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定制化能力更具竞争力。针对不同作物需求,公司提供个性化调控方案:叶菜类侧重湿度和光照调控,果树类强化温度和 CO₂管理,花卉类注重昼夜温差控制。在河南蔬菜水果基地的温室项目中,公司为番茄、辣椒、草莓分别定制调控模型,实现 “一棚一策”,各类作物的优质品率均提升 15% 以上。从环境感知到自动调控,从远程管理到定制方案,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正让大棚种植更高效、更省心,而河北塔松的技术让这一目标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