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Grok大模型接管方向盘,当理想L6的空气悬架自动调节车身姿态,一场关于智能出行的革命正从驾驶座蔓延至底盘系统。
在这片L3渗透率将达85%的新战场上,一家中国零部件巨头以152亿空悬订单为支点,撬动了从智能底盘到人形机器人️的跨界版图。
中鼎股份用188亿营收和全球空悬三强的底蕴,在AI液冷与人形减速器的双线战场,上演传统制造商的华丽蜕变。
152亿订单筑就的“底盘大脑”。
中鼎股份的智能底盘老大哥,始于2016年对德国AMK的蛇吞象收购。
收购AMK获取空气供给单元技术。国产化降本60%,152亿在手订单,全球市占率23%。
技术破局的三重密码。
1. 核心部件突破:一体式压缩机噪音<45dB(行业平均65dB)。
2. 控制算法垄断:毫秒级响应路面颠簸(传统液压系统5倍速)。
3. 成本重构:本土化生产使空悬系统单价从1.2万压至8000元。
2025年爆发的VLA模型革命,更让空悬从“舒适配置”升级为“智能执行器”。遇颠簸自动抬升车身,高速过弯主动调节支撑,理想L6单车搭载率100%。
“空悬是智能车的膝盖,AMK让我们掌握屈伸的奥秘。”董事长夏迎松的比喻,道出这项收购的战略价值。随着奔驰EQE、小鹏G9等32个车型定点,该业务营收有望在2025年突破50亿。
双翼齐飞,轻量化与热管理的千亿布局。
当空悬业务高歌猛进,中鼎另两张王牌正撕裂增长天花板。
新能源车的“瘦身大师” 。球头铰链总成疲劳寿命超500万次(国标3倍),墨西哥工厂供货特斯拉Cybertruck底盘,2024年营收25.18亿(4年增长219%)。
从汽车到AI的液冷时代。
最精妙的是技术复用,车规级密封技术到服务器液冷防漏方案;空悬精密阀体→液冷流量控制模块。2024年热管理业务贡献36亿营收,AI液冷将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机器人️奇袭,10亿豪赌背后的“三级跳”。
当业界还在观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中鼎已发动PK。
机器人️战略推进表。
降维打击的双重底气,汽车球铰研磨精度0.001mm到谐波减速器齿形加工,AMK电机控制技术,机器人️关节伺服驱动。与五洲新春共建齿轮供应链,联合众擎机器人️开发灵巧手。
首批谐波减速器已送样优必选,良率突破92%的消息,预示其即将颠覆行业成本结构。
4亿净利环比翻倍的质变信号。2025Q1净利润4.03亿(环比+101%)的爆发,揭示深层转型成果。
增长质量三重验证。
1. 毛利率跃升:28.7%(同比+3.2个百分点)。
2. 订单蓄水:合同负债增至8.3亿(同比+180%)。
3. 现金流充沛:经营现金流净额6.2亿(覆盖机器人️投入)。
业务结构更显健康。2025Q1营收构成,智能底盘42%, 热管理31%,轻量化 22%, 其他5%。随着空悬产能释放与人形机器人️起量,夏迎松“2025年净利突破15亿”的宣言渐成现实。
从造车到造人的生态跃迁。
中鼎的终极野心,藏在智能出行与机器人️技术的交融中。
技术协同的黄金三角。
1.空悬执行器,机器人️关节模组。
2.车规级液冷,伺服电机散热。
3.底盘控制算法,双足平衡系统。
当特斯拉Optimus与Cybertruck共用生产线,当中鼎的谐波减速器同时装入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底盘。这场从“赋能车”到“创造人”的进化,已超出零部件商的传统边界。
万亿级智能运动的中国智慧。
在安徽宁国的智慧工厂里,六轴机械臂正将空气悬架压缩机装入奔驰货柜,隔壁车间则在进行谐波减速器的寿命测试。这些即将驶向德国与嵌入人形机器的精密部件,正在成为智能运动控制的“通用语言”。
从收购AMK的技术逆袭,到空悬国产化的成本革命,从汽车轻量化的隐形冠军,到机器人️关节的破局者。
中鼎股份的进阶之路印证着中国制造的终极法则。在高端机电领域,纵向深耕构建技术壁垒,横向迁移引爆指数增长。当夏迎松宣布“要让人形机器人️用上汽车级可靠部件”时,这家企业的野心已超越行业本身,它正成为智能运动控制的底层架构师。
随着152亿空悬订单持续兑现,随着10亿机器人️基地投产,中鼎股份的智能三部曲进入高潮乐章。在这个2000亿空悬市场、百万台人形机器人️的宏大叙事里,这位汽车老炮的转型舞步,正为中国智造写下最铿锵的注脚。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