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慧交通”建设向纵深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控系统正从“点状覆盖”向“全程可视、全域可控”升级。然而,跨区域、长距离、复杂环境下的网络传输,仍是制约系统效能的瓶颈。尤其是在长隧道、跨海大桥、偏远山区等“监控盲区”,传统80或100公里设备已无法满足需求。
汉源高科推出的HY5700-3511G-SC120A/B宽温防雷款120公里千兆光纤收发器,凭借其百二十公里级传输能力、宽温防雷设计、低延迟特性,正成为智慧交通系统实现“无缝互联”的关键支撑,为道路安全与应急响应提供坚实保障。
真实案例:G42沪蓉高速湖北段“智慧高速”升级项目
G42沪蓉高速湖北段全长320公里,穿越秦巴山区,桥梁隧道占比高达60%。2024年,湖北省交通厅启动“智慧高速”升级工程,计划在全线新增2000个高清监控点,实现“全程可视、事件秒判、应急联动”。项目面临三大挑战:
距离超长:最长监控段距区域监控中心达118公里;
环境复杂:山区雷雨频繁,隧道内湿度大,温差大,冬季有冰雪;
实时性要求极高:交通事故需在20秒内发现并响应,视频延迟必须低于15ms。
项目团队在测试中发现,普通100公里光纤设备在110公里处信号衰减严重,视频卡顿。最终选用汉源高科HY5700-3511G-SC120A/B,其120公里传输能力为项目预留充足余量。设备部署在隧道口、桥梁、服务区等关键节点,通过单模单纤SC接口实现千兆回传。
项目指挥中心技术主管王工表示:“在118公里测试点,我们实测传输速率达975Mbps,延迟仅9.8ms,完全满足4K视频实时回传和AI事件检测需求。自2024年12月上线以来,未发生一起因传输故障导致的监控中断,事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8秒,为应急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术优势解析
120公里传输,消除最后盲区
支持长隧道群、跨江跨海大桥、偏远山区等传统“监控盲区”的全覆盖,真正实现“全程可视”。
宽温防雷,适应户外极端环境
-30℃~+75℃宽温运行,多级防雷保护,确保在雷雨、冰雪、高温等极端天气下稳定工作。
超低位延迟,保障实时响应
采用“存储转发”模式,支持Flow Control,确保视频流不丢包、不卡顿,延迟低于10ms,满足AI分析与应急指挥需求。
单纤传输,节省成本
单模单纤设计,仅需一根光纤即可实现双向通信,相比双纤方案节省50%光纤资源。
即插即用,快速部署
支持RJ45网口自适应,DC5V供电,便于在高速公路机箱内快速安装。
应用场景拓展
城市快速路全程监控
铁路沿线周界防护
机场跑道与滑行道监控
港口码头作业区与航道监控
结语:让每一段路都“看得见、管得住”
在智慧交通时代,网络是连接“感知”与“决策”的桥梁。汉源高科HY5700-3511G-SC120A/B以120公里级传输能力,为高速公路构建了“看得清、传得远、响应快”的智能监控体系,真正实现“全程可视、全域可控、全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