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全球电影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并表彰在电影创作、技术革新、理论研究、教育传播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国际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IIFSA)正式设立了年度国际奖项——“Astar Award”颁奖典礼。此次公布的提名名单展示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多元佳作,这份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囊括20余个奖项类别的名单,凝聚了全球电影界在艺术创新、技术融合与人文表达方面的卓越代表。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的融合之作,都引领了行业的未来方向,关注电影创新与人文关怀。
首届“Astar Award”评委会阵容堪称强大,汇聚了来自全球电影界的权威人物。评委会主席由纽约大学Tisch学院教授、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得主、移动电影先锋Karl Bardosh担任。评委成员包括因其“弹性变形模型”理论在动画领域获2006年奥斯卡科学技术奖的Demetri Terzopoulos;曾担任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视角”展映、洛杉矶亚太电影节评审,并参与Sundance与AFI导演训练营的George Huang;享誉国际的歌唱家谭晶;2017年加拿大国际多元电影节最佳导演Anton Juan;曾担任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评审的Emiel Martens;担任Melbourne Web Film Festival(2019)、Real Film Festival(2013)评审的Vikrant Kishore等。他们凭借各自丰富的国际电影节评审经验与荣誉积累,以专业的视角确保评审的公正与权威。
参评影片通过学院成员或会员单位的推荐,或由申请加入IIFSA后完成推荐,并通过评审团的投票选出获奖影片,最终获奖名单将在颁奖典礼现场揭晓。这样规范的推荐与评选机制,确保了参选作品的专业性,也为全球优秀电影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有意向参与未来“Astar Award”颁奖典礼的影片,学院的公众号已经发布了正式指南,明确了推荐途径,具体细则可以在学院的官方平台上查阅,以便更好地参与这一聚焦电影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国际奖项。
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8月27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届时,来自全球的电影艺术家、学术领袖、技术先锋及青年创作者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电影界的盛大时刻。究竟哪些影片和电影人能够最终捧得“Astar Award”,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际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的学术研究与荣誉团体机构,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研究、教育和实践。学院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电影学者、艺术家和从业者,致力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的使命包括促进电影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文化交流以及保护电影遗产。学院内设有电影艺术研究部、电影科学研究部、国际交流部和教育培训部等核心部门,此外,还有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以及国际文化艺术高校联盟等机构。学院的成员来自全球知名的电影学术机构与专业院校,包括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许多成员曾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审或获得过重要奖项,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技术成就奖、美国托尼奖、戛纳电影节评委、圣丹斯电影节评委等,他们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