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轩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空,颤抖得像秋天的落叶。电脑屏幕上,登录界面显示着"查询成功"四个字,下方的数字还在加载中。
客厅里鸦雀无声。
奶奶王兰芳紧紧抓着椅子扶手,七十五岁的她此刻像个等待考试成绩的小学生。爸爸张志远站在身后,嘴唇紧抿,额头上汗珠清晰可见。妈妈李惠萍双手合十,似乎在默默祈祷着什么。
"出来了..."张明轩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所有人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那个即将显示的数字上。十五年前,奶奶用尽毕生积蓄买下的那只基金,经过了牛市熊市的洗礼,经过了无数次的涨跌轮回,现在还剩下什么?
当那串数字完全显示出来的瞬间,张明轩手中的鼠标"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整个人瘫坐在椅子里。
01
三个月前的那个雨夜,一切都从王兰芳的一场高烧开始。
春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七十五岁的王兰芳躺在病床上,意识时清时糊。张志远夫妇从建筑工地匆匆赶回,张明轩也从春江大学请假回家。一家人围在病床前,看着平日里精神矍铄的老人变得如此虚弱,心中五味杂陈。
医生说是肺炎,需要住院观察一周。王兰芳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着胡话,时而喊着已经去世十年的老伴的名字,时而念叨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数字。
"50万...基金...不能忘记..."王兰芳在昏睡中反复嘟囔着这几个词。
李惠萍听得心烦,皱着眉头说:"妈这是烧糊涂了,咱家哪来的50万?"
张志远也摇摇头:"妈这辈子最多的时候也就攒了几万块钱,50万?做梦呢。"
只有张明轩若有所思地盯着奶奶,心中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从小到大,奶奶的记性一直很好,即便现在年纪大了,对于重要的事情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她会忘记今天吃了什么,但绝不会忘记每个月的退休金是多少钱。
第三天,王兰芳的病情稍有好转,意识也清醒了许多。趁着张志远夫妇去办理住院手续,张明轩坐到病床边,轻声问道:"奶奶,你说的那个50万是怎么回事?"
王兰芳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芒,她用力抓住张明轩的手:"小轩,你相信奶奶吗?"
"当然相信。"
"那个钱真的存在,在我的卧室里,床头柜最下面的抽屉里,有一张银行卡,那里面原本有50万。"王兰芳的声音虽然虚弱,但语气异常坚定,"那是2008年的时候,银行的人来推销,说买基金能赚钱,我就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
张明轩心中一震。2008年,那时候他才十岁,对于家里的经济状况一无所知。但他记得那一年,奶奶确实经常有银行的人来访,还记得奶奶曾经神神秘秘地出门好几次。
"那后来呢?"
"后来我就忘记了。"王兰芳的眼中露出懊悔的神色,"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密码也忘了,卡也不知道放哪了。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那钱还在不在。"
张明轩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如果奶奶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张被遗忘了十五年的银行卡里,究竟还剩下什么?
当天晚上,张明轩独自回到奶奶的房间。床头柜最下面的抽屉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过期的药品、发黄的照片、破旧的眼镜👓盒。在最角落的地方,张明轩摸到了一个小布包。
布包里果然有一张银行卡,卡的背面用圆珠笔写着模糊的数字:"620058...后面的数字已经看不清了,还有几个字母,像是密码,但墨迹已经严重褪色。
张明轩举着这张卡,心情复杂。这张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银行卡,真的承载着奶奶口中的50万巨款吗?
第二天,当张明轩把银行卡带到医院时,一场激烈的家庭争论爆发了。
"这不可能!"张志远看着那张银行卡,连连摇头,"妈当年退休的时候,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就三四万块钱,哪来的50万?"
李惠萍更是直接:"就算真有50万,买基金这么多年,早就亏光了!2008年股市什么样子,你们忘了?多少人倾家荡产!"
王兰芳在病床上激动得脸色通红:"你们就是不相信我!那钱是我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每一分每一毫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妈,您别激动。"张志远试图安抚母亲,"就算当年真有这笔钱,现在估计也...您想想,基金这种东西,涨涨跌跌,风险多大啊。"
"我不管!"王兰芳的声音颤抖着,"我死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件事!"
病房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张明轩看着家人之间的争执,心中五味杂陈。他能理解父母的想法—确实,在他们的认知里,基金就是个高风险的东西,亏损是大概率事件。但他也能感受到奶奶的坚持,那种对自己记忆的绝对信任。
"我觉得应该查一查。"张明轩终于开口,"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试过了。"
张志远叹了口气:"小轩,你不懂。现在咱家什么情况,你爸妈在工地上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挣几千块钱。你刚毕业,工作都没找到。为了这张不知道还有没有钱的卡,浪费时间精力,值得吗?"
"如果真的没钱了,那就算了。"张明轩握着银行卡,"但万一呢?万一真的还有钱呢?"
李惠萍冷笑一声:"万一?你以为基金是银行存款啊?放在那里就会一直在?告诉你,基金公司早就换了好几茬了,说不定连公司都倒闭了!"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还是王兰芳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沉默了:"这是我最后的心愿,我想知道我这辈子的钱到底去哪了。"
02
出院后的第三天,张明轩陪着王兰芳来到了春江市建设银行东华支行。这是一家老银行,装修略显陈旧,但胜在服务相对耐心。
柜台前排着长队,他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接待他们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工作人员,工号牌上写着"刘梦琪"。
张明轩把银行卡递过去:"您好,我想查询一下这张卡的余额。"
刘梦琪接过卡,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皱起了眉头:"这张卡的系统显示有些问题,您稍等一下。"
她叫来了主管,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主管看了看卡,又看了看电脑屏幕,摇摇头:"这张卡是我们银行2008年发行的,但是系统升级后,部分老数据需要特殊程序才能查询。"
"那怎么办?"王兰芳急切地问。
"您需要提供当时开户的相关证明材料,还要填写一份申请表,我们会转交给技术部门处理。"主管的语气很公式化,"大概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
张明轩感到有些失望,但还是按照要求填写了各种表格。然而,两周后他们再次来到银行时,得到的回复却让人更加沮丧。
"很抱歉,技术部门反馈说这张卡的数据可能在系统升级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暂时无法查询。"接待他们的换成了另一个工作人员,"建议您联系当时为您办理业务的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王兰芳一脸茫然,"我怎么知道是谁?"
工作人员查阅了记录:"根据系统显示,当时为您服务的是我们行的理财经理王建华,不过他在2010年就离职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祖孙二人头上。王兰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张明轩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回到家后,张志远和李惠萍的反应在张明轩的预料之中。
"看吧,我就说没那么简单。"李惠萍一边择菜一边说,"银行都查不到,说明什么?说明根本就没有这笔钱!"
张志远也点点头:"妈,您就别想了。就算当年真买了基金,这么多年过去,早就不知道亏成什么样了。"
王兰芳坐在沙发上,默默地流着眼泪。张明轩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继续寻找线索。
第二天,张明轩独自来到银行,希望能从其他渠道获得信息。他找到了当天接待他们的刘梦琪,软磨硬泡地询问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其实..."刘梦琪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王建华离职后去了春江证券,我偶尔还能见到他。如果你真想查,可以试着联系他。"
这个消息让张明轩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要到了春江证券的地址,当天下午就赶了过去。
春江证券位于市中心的金融大厦里,大厅里人来人往,到处都是讨论股票行情的声音。张明轩在前台询问王建华的情况,得知他确实在这里工作,但今天请假了。
"您可以留个联系方式,我让他明天给您回电话。"前台小姐说。
张明轩留下了电话号码,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第二天下午,手机终于响了。
"您好,我是王建华,听说您在找我?"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张明轩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王先生,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您在建设银行工作期间,是否记得一位客户,姓王,王兰芳,2008年购买过基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王兰芳...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但是具体情况我真的记不清了。那个时候客户太多,而且我离开银行已经十多年了。"
张明轩的心一沉,但还是不死心:"王先生,您能否提供一些建议,我们应该怎么查询当年的购买记录?"
"建议你们直接去基金公司查询,如果真的购买过,基金公司那里应该有记录。"王建华想了想,"不过你们得知道具体买的是哪家公司的基金。"
这又是一个难题。王兰芳对当年购买基金的具体情况记得并不清楚,只记得是银行推荐的,说是能赚钱的那种。
挂断电话后,张明轩感到前路茫茫。他开始在网上搜索2008年建设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结果发现有几十种之多。要在这么多基金中找到奶奶当年购买的那一只,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就在这时,王兰芳突然想起了一个细节。
"我记得那个银行的人说过,买的是什么指数基金,说跟着国家发展,肯定能赚钱。"王兰芳努力回忆着,"还说什么上证什么的。"
上证指数基金!这个线索让张明轩眼前一亮。2008年建设银行代销的上证指数基金并不多,这大大缩小了查找范围。
经过一番调查,张明轩锁定了几只可能的基金产品。但是要查询具体的购买记录,依然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
这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张志远在工地上受了伤,需要休养一个月。李惠萍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维持家庭开支。张明轩的求职也屡屡碰壁,投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查找那张银行卡的事情变得更加困难。每一次跑银行、跑基金公司都需要时间和金钱,而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李惠萍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去追那些虚无缥缈的钱!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工作,赚钱养家!"
张志远虽然没有明说,但态度也开始变得消极:"小轩,要不就算了吧。实在不行我伤好了继续去工地,你也别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了。"
只有王兰芳依然坚持着:"我不能就这么算了,那是我一辈子的积蓄!"
03
转机出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张明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投资者维权的文章,文章提到了一位专门处理金融纠纷的律师—李东升。这位律师曾经帮助多名投资者找回了遗失的投资资金。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张明轩拨通了李东升律师事务所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李律师本人,一个声音沉稳的中年男子。听完张明轩的叙述后,李律师说:"这种情况我遇到过,确实有解决的可能性,但需要走法律程序。"
"法律程序?"张明轩有些紧张,"会很复杂吗?"
"需要向法院申请调取银行和基金公司的交易记录,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费用大概在五千到八千元之间。"李律师详细解释着,"当然,如果最终查到有资金,这些费用相对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五千到八千元!这个数字让张明轩倒吸一口凉气。对于现在的家庭状况来说,这几乎是一笔巨款。
当天晚上,张明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不出所料,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你疯了吗?"李惠萍的声音尖锐得像刀子,"五千块钱!我们一家人两个月的生活费!就为了查那张不知道还有没有钱的卡?"
张志远也皱着眉头:"小轩,我知道你想帮奶奶,但是这个风险太大了。万一查出来真的没钱,那五千块不就打水漂了?"
"可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张明轩据理力争,"万一真的有钱呢?"
"万一万一,你一天到晚就知道万一!"李惠萍彻底爆发了,"现实一点🕐️行不行?你爸现在还在养伤,你又没工作,家里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成问题,你还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客厅里的气氛剑拔弩张。王兰芳坐在沙发上,看着家人因为自己的事情争吵,眼中满含泪水。
"都是我不好。"王兰芳哽咽着说,"是我给大家添麻烦了。算了,这件事就不查了。"
看着奶奶失望的样子,张明轩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难受。他想起小时候奶奶为了给他买学习用品,省吃俭用的样子;想起奶奶生病时,总是说"不要紧,不要紧",不愿意让家人为她花钱的倔强样子。
"我出这个钱。"张明轩突然开口,声音坚定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你出?"李惠萍冷笑一声,"你哪来的钱?"
张明轩咬咬牙:"我把电脑卖了,手机也卖了,应该能凑够五千块钱。"
客厅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即爆发出更激烈的争论。
"绝对不行!"张志远拍着桌子,"电脑是你找工作用的,手机也不能没有,你这不是胡闹吗?"
"就是!"李惠萍也跟着附和,"为了一个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事情,把自己的家底都搭进去,这是什么道理?"
但张明轩心意已决。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挂到了二手交易平台上。虽然心疼,但看到奶奶因为这件事情日渐憔悴的样子,他觉得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了。
一周后,张明轩凑够了六千块钱,找到了李东升律师。
李律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已经开始发白,但精神很好。他仔细查看了张明轩带来的银行卡和相关资料,点点头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确实存在购买基金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先向法院申请调取银行的交易记录。"
办理手续的过程比想象中复杂。需要各种证明材料,需要填写各种表格,还需要等待法院的审批。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才正式进入调取记录的程序。
这一个月里,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压抑。张志远和李惠萍虽然表面上不再反对,但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特别是李惠萍,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提起家里的经济困难,暗示张明轩的行为是多么不理智。
王兰芳也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窗边发呆。张明轩知道奶奶心里有压力,担心最终查不到钱,反而让家里雪上加霜。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李律师打来了电话。
"有消息了!"电话里,李律师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法院已经调取到了银行的交易记录,确实存在一笔基金购买记录,日期是2008年5月15日,金额是50万元。"
张明轩握着电话的手都在颤抖:"那...那现在这笔钱怎么样了?"
"基金公司那边还需要进一步查询具体的账户情况,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笔投资确实存在。"李律师继续说道,"根据我的经验,既然当年的记录还在,那么账户应该也还存在。至于具体的金额嘛..."
李律师的话让张明轩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但又害怕听到令人失望的结果。
"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张明轩问。
"最多一周,基金公司会给我们回复。"
挂断电话后,张明轩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张志远和李惠萍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既有对之前态度的尴尬,也有对结果的期待。王兰芳则是激动得老泪纵横:"我就说那钱是真的!我就说!"
然而,期待中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李律师那边却没有任何消息。又过了几天,张明轩忍不住主动打电话询问。
"基金公司那边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系统需要升级后才能查询到详细的账户信息。"李律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又是等待。这种感觉让所有人都很煎熬,特别是在家庭经济状况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张志远的伤已经好了,准备重新回工地工作。李惠萍的工厂也在裁员,她的工作岌岌可危。
就在所有人的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李律师终于打来了关键的电话。
"查到了!"李律师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基金账户确实存在,而且还有余额!"
张明轩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多...多少钱?"
"具体数字需要你们亲自去查询,基金公司已经恢复了账户的正常状态,你们可以用当年的银行卡直接登录查询系统。"
04
春江市华泰基金管理公司位于金融大厦的十八层,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市区。张明轩、王兰芳,以及最终还是忍不住好奇心跟来的张志远夫妇,四个人站在接待大厅里,心情都异常紧张。
接待他们的是客户服务部的经理陈雅丽,一个三十多岁的职业女性♀️,举止优雅,说话温和。
"王奶奶,您好,我们已经联系过您的律师了。"陈雅丽微笑着说,"您的账户确实在我们公司,当年购买的是沪深300指数基金。经过系统恢复,现在可以正常查询了。"
王兰芳紧紧抓着张明轩的手,声音颤抖着问:"那...那还有钱吗?"
"这个需要您亲自登录系统查看。"陈雅丽引导他们来到了一台专用的查询电脑前,"请输入您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张明轩接过那张已经被摸得有些模糊的银行卡,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钟。十五年的等待,即将在这一刻得到答案。
卡号很好输入,但密码却成了问题。卡片背面的数字已经模糊不清,王兰芳努力回忆着,说出了几个可能的组合。
第一个密码错误。
第二个密码错误。
第三个密码...
"登录成功。"
屏幕上出现了华泰基金的客户界面,正在加载账户信息。张明轩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身后的家人也都屏住了呼吸。
"加载中,请稍候..."
这几个字在屏幕上跳动着,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王兰芳的手越抓越紧,指甲几乎要掐进张明轩的肉里。张志远和李惠萍站在后面,紧张得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十五年前,王兰芳用尽毕生积蓄购买的那只基金,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历了股市的多轮牛熊转换,经历了无数次的涨跌震荡。它还剩下什么?是血本无归的零,还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陈雅丽站在一旁,脸上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中也闪过一丝好奇。作为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她见过太多投资者的喜怒哀乐,但像这样遗忘了十五年才来查询的情况,确实非常罕见。
"出来了!"张明轩突然叫了一声。
屏幕上,账户信息完全显示了出来。最上方,赫然显示着持有基金的详细情况,而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一行粗体字。
看到的瞬间,张明轩手中的鼠标"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整个人瘫坐在椅子里,瞪大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