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神话破灭,马斯克向英伟达投诚(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能否走出困境?)

造芯神话破灭,马斯克向<strong>英伟达</strong>投诚(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能否走出困境?)

(来源:钛媒体APP)

一场内部的技术风暴,正悄无声息地席卷特斯拉。

那个曾被马斯克寄予厚望的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在耗资超过十亿美元💵后,被其创造者亲手画上了句点。

在AI技术浪潮下,即便是行业颠覆者也必须向规模经济和技术生态低头。企业的边界和核心竞争力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单点的技术突破,让位于平台化的全面对抗,专注自身最擅长的领域、与产业链巨头合作,或许是更务实的选择。

“道场”的废弃

今年8月,平静的科技圈被一颗重磅炸弹所打破。特斯拉Dojo超算团队突然解散,项目正式关停。

Dojo,这个取自日本武术、意为“道场”的名字,曾承载着马斯克对完全自动驾驶(FSD)的全部野心。

时间拉回到2019年,马斯克首次提到Dojo的概念,其目标只有一个:打造一台专门用来处理和训练自动驾驶模型的性能猛兽。它的心脏,是特斯拉完全自研的D1芯片

在特斯拉首届AI Day上,Dojo项目首次向世界揭开神秘面纱。

当时的特斯拉AI部门负责人称,这台超级计算机将赋能FSD神经网络,从而能够在大规模上训练,并自动化处理各种长尾场景,比如应对路边的孩童或被风吹动的塑料袋。

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技术远征,最终却未能抵达彼岸。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流向行业巨头的巨额订单。

特斯拉计划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英伟达AI芯片。马斯克本人也公开确认,到2025年底,公司拥有的英伟达旗舰H100芯片数量将从3.5万块增加到8.5万块。

从全栈自研的孤注一掷,到豪掷千金的买买买。

这180度的转变背后,不仅是一个项目的终结,更是一个深刻问题的呈现:被马斯克奉为圭臬的成功法则,为何在Dojo这里失灵了?

AI芯片的“叹息之墙”

要看懂特斯拉这次的放弃,就必须先理解马斯克成功的底层逻辑——垂直整合。

这位深受“第一性原理”影响的科技狂人,痴迷于掌控核心技术的整个链条,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以此来最大化地优化成本和创新速度。

在特斯拉过往的历史中,这一法则屡试不爽。

当所有传统车企都依赖第三方充电设施时,马斯克斥巨资在全球铺设了特斯拉专属的超级充电网络,将其打造成了品牌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

当电池产能成为电动车的命脉时,他没有满足于向松下、LG采购,而是亲手打造了超级工厂,并全力推进4680大圆柱电池的自研,试图将供应链的命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车载芯片

当他认为英伟达提供的车载芯片无法满足FSD的算力需求时,便毫不犹豫地组建团队。在2019年的自动驾驶日上,特斯拉正式推出了算力惊人的自研FSD芯片,完成了对车载计算平台的垂直整合。

这些成功的先例,让马斯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Dojo不过是这条成功路径上的又一次复制。然而,他似乎低估了AI训练芯片这座“叹息之墙”的高度和厚度。

据专业机构分析,Dojo的芯片架构设计非常规且激进。它为了追求极致的算力和带宽,抛弃了传统的内存设计,试图将处理单元和高速缓存直接封装在一起。这种理论上性能极高的设计,在现实中却遭遇了散热、功耗和系统稳定性的巨大挑战。

一位分析师曾言:“特斯拉试图同时解决一个硬件问题和一个软件问题。他们不仅要制造出全新的芯片,还要为它编写一个全新的软件堆栈。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

据科技工程学会媒体报道,到2024年,特斯拉已在Dojo项目上花费超过10亿美元💵,但其性能表现并未与投入成正比,也未能按时达到马斯克设定的性能目标。报道直言:“Dojo从未真正兑现它的炒作。”

当特斯拉还在为Dojo的稳定性苦苦挣扎时,它的对手英伟达,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前飞奔。

从H100到最新的Blackwell平台,英伟达不仅提供性能强大的芯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背后是其经营了近二十年的无形壁垒——CUDA软件生态。

当全球几乎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将自己的AI未来押注在英伟达的平台上时,一场全球性的AI军备竞赛已然成型。

坚持自研Dojo,就像在所有人都使用高速公路的时代,坚持要自己修一条全新的铁路。纵然理想宏大,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平台生态时代的来临

特斯拉的放弃并非孤例,而是AI时代平台生态战争下的必然结果。

英伟达的护城河不是硬件,而是建立在硬件之上的软件。

CUDA,这个英伟达推出的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已经成为AI开发领域的Windows操作系统。

全球数百万的AI开发者,都已经习惯于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工作。任何一款新的AI芯片想要绕开CUDA,都无异于说服开发者们放弃熟悉的Windows,而去学习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英国一家备受瞩目的AI芯片独角兽公司Graphcore,曾被视为英伟达杀手,融资超过7亿美元💵,其芯片设计也备受赞誉。但最终,由于始终无法构建起能与CUDA抗衡的软件生态,在耗尽资金后,黯然走向被出售的命运。

Graphcore的失败,清晰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残酷真相。特斯拉Dojo所面对的,是同样的困境。这次投降,并非自身能力不行,而是行业规律使然。

放弃Dojo,对特斯拉来说并非一次纯粹的失败。国外某科技媒体的评论文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Dojo的关停对英伟达是胜利,但对特斯拉也可能同样是胜利。”

这篇文章认为,将算力基础设施外包给最专业的玩家,可以让特斯拉的顶尖工程师们从复杂的底层硬件维护中解放出来,将全部的精力聚焦于他们最擅长的领域:神经网络算法、数据处理和模型优化。

这标志着,特斯拉对AI竞争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它终于意识到,在人工智能的下半场,竞争已不再是某个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平台化、生态化的全面对抗。与其追求无所不包的垂直整合,不如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体现自身优势的领域中。

马斯克的这次放弃,看似是理想主义的退却,实则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Dojo的故事结束了,但特斯拉FSD的故事还在继续。

只不过,从今往后,它的算力底座上,将刻着英伟达的名字。

这或许不是马斯克最初想要的剧本,但它可能是那个能让特斯拉最快抵达终点的剧本。

特别声明:[造芯神话破灭,马斯克向英伟达投诚(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能否走出困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连创66次新高!金价还能挺多久?(连续创新高股票)

过去18个月里,国际金价的表现可谓“惊心动魄”。短短一年半时间里,黄金价格竟然连续刷新高点,累计创下66次新纪录。目前,金价徘徊在每盎司3300至3500美元💵的历史高位,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金价的快速攀升,背后有几方面原因。

连创66次新高!金价还能挺多久?(连续创新高股票)

终结者2》中T1000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噩梦,却不知演员🎭️的背后努力(终结者2看哭了)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T1000无疑是来源于梦魇深处的冷酷杀手,《终结者2》中的他让人不寒而栗。由罗伯特·帕特里克倾情演绎的T1000,凭借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和冰冷的表情,成为无法抹去的恐怖印记。 拍摄T1000…

《<strong>终结者2</strong>》中T1000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噩梦,却不知演员🎭️的背后努力(终结者2看哭了)

自组网+系留无人机中继通信方案-中讯慧通(自组网协议都有哪些)

在应急场景中,地面通信设施可能受损,自组网能快速构建临时的通信网络,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其去中心化特性确保即使部分节点失效,网络仍能通过其他路径维持通信。搭载自组网设备后,无人机可作为移动基站或中继节点…

自组网+系留无人机中继通信方案-中讯慧通(自组网协议都有哪些)

经典艺术478(经典艺术歌曲)

【优雅,藏在每一个凝视的瞬间|气质写真,遇见更美的自己】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静谧的瞬间——比如,一个低眉浅笑的回眸,一缕轻拂过脸颊的发丝,或是一枚在光线下熠熠生辉的戒指💍。这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

经典艺术478(经典艺术歌曲)

看到《团长》“阿译”饰演者如今的窘境,我内心五味杂陈

这不禁让人感到复杂,这位曾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成功饰演副团长“林译”的演员🎭️,如今却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困境。 在这个浮躁的演艺圈中,王往的这种行为或许显得荒诞,却恰好体现了他对表演的执着和热爱:对戏的狂热超越了…

看到《<strong>团长</strong>》“阿译”饰演者如今的窘境,我内心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