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iQOO Z9 Turbo+占据安兔兔1000-1999元性价比榜单第一名很久了,而iQOO又力挽狂澜,想持续“守门”性价比之王,推出了性价比非常高的iQOO Z10 Turbo+,它的定位其实很明确:性能与续航的“暴力美学”。在这个“内卷到脚趾缝”的赛道里,能同时兼顾这两点🕑️的机型并不多。
先说性能。天玑9400+这颗芯片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升级,而是联发科在 3nm 工艺下交出的答卷,能耗比和发热表现都有不错的提升。对于一款中端价位的手机来说,这个处理器直接拉满了性能天花板,安兔兔跑分 326 万只是个“冷冰冰的数字”,但真正能打动人的是实测体验。此外,iQOO还搭载旗舰双芯,塞进了一颗自研的电竞芯片 Q2,支持硬件级超帧和超分辨率,这就像给玩家开了外挂,不仅流畅,还能把画质补得更锐利。再配合那块 7K 冰穹 VC 液冷散热板,游戏一小时下来机身温度还能维持在 41℃,这冷静得简直不像是个手机,而像是带了恒温系统的“电竞掌机”。
如果性能是剑客的“刀”,那么续航就是护体的“甲”。Z10 Turbo+ 背后那颗 8000mAh 电池堪称怪物级存在,容量比不少平板都大。这意味着它不只是能帮你从早撑到晚,而是轻松做到两天一充,真正意义上的“电量焦虑终结者”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这么大一块电池是不是要牺牲充电速度?确实,90W 在当下百瓦横飞的时代不算特别快,充满要一个多小时。但换个角度想,8000mAh 这份体量已经相当于“油箱翻倍”,即使一小时多才能灌满,依然比大多数手机的实际续航表现更安心。更何况它还兼容 PD、PPS 这些协议,临时找个充电器也能回血,这种“兼容并蓄”的体验,倒是比盲目追求极限快充来得务实。
屏幕方面,iQOO 一直是“电竞玩家友好”的代表。6.78 英寸直屏,144Hz 高刷,看视频、刷微博都能感受到丝滑的快感。更重要的是,它配备了 4320Hz 超高频 PWM 调光,全亮度类 DC 调光也加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不至于眼睛酸胀。2000nit 峰值亮度(局部甚至能到 5500nit),意味着哪怕烈日下玩游戏也不怕屏幕看不清。可以说,它在屏幕上没有追求“曲面玄学”,而是踏踏实实地为眼睛和流畅度服务,这点很对玩家胃口。
不过,要承认的是,iQOO Z10 Turbo+ 并不是全能机。影像部分就是典型短板,主摄虽然是 5000 万像素的索尼 LYT-600,支持 OIS,但整体规格还是中端定位,夜景和超广角表现都比较平庸。你可以拿它扫个文件📄、拍拍日常,够用没问题,但如果是想要拍大片、夜景堆料,还是得承认差一口气。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它是“偏科优等生”,在性能和续航上是顶流,但在影像和质感上显得保守。
质感方面,塑料中框和磨砂塑料后盖的确显得有些廉价。虽说部分版本给了 AG 玻璃,但整体手感和旗舰机还是有差距。好在这种“塑料感”也有另一面优势:更轻更耐摔。换句话说,iQOO 是用成本换来了耐用和性价比,你要豪华手感,它可能达不到,但要实用和不心疼,它反而更合适。
那么,谁该买这台 Z10 Turbo+?我觉得答案很明确:重度游戏玩家、经常外出跑动的年轻人,以及对续航极度敏感的人。它的存在就像一个随身的“充电宝+游戏机”二合一,把最核心的两个体验堆到极致。对于拍照要求不高、预算有限的群体来说,它几乎没有对手。尤其是在国补后 1869 元的起步价,旗舰性能和超大电池直接下探到中端市场,这种“狠角色”会让很多对比手机显得有些尴尬,首当其冲的就是红米K80至尊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