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的灭菌(尤其是流体管路和滤杯底座)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需根据仪器材质、结构及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详细的灭菌操作指南:
一、灭菌前的准备
拆卸与清洁
按仪器说明书拆卸可拆卸部件(如滤杯、密封圈、连接管等)。
用纯化水冲洗残留样品,顽固污渍可用软毛刷或中性洗涤剂浸泡后冲洗,避免划伤管路内壁。
确保所有部件无可见杂质,防止灭菌时杂质焦化影响效果。
检查部件完整性
确认管路无破损、滤杯底座密封面无裂纹,避免灭菌过程中泄漏或灭菌不彻底。
二、针对流体管路的灭菌方法
流体管路多为硅胶、PTFE(聚四氟乙烯)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材质,常用灭菌方式如下:
1. 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适用场景:管路可拆卸、能耐受 121℃高温高压的情况。
操作步骤:
将管路缠绕整齐,避免折叠堵塞,放入灭菌袋并密封(留少量排气空间)。
灭菌参数:121℃、103.4kPa(15psi),维持 20-30 分钟(根据管路长度和容积调整)。
灭菌后自然冷却,避免骤冷导致管路开裂,无菌操作取出备用。
优点:灭菌彻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包括芽孢)。
2. 一般实验结束后将消毒液倒入滤杯进行过滤灭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