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编者的话:日本总务省7月发布2025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后,在这个曾以“技术立国”的国家,社会各界近来对本国人工智能(AI)研发和应用落后于美国、中国等世界领先国家的现状展开了深刻反思。事实上,日本在AI研究方面的起步并不晚,甚至被日媒形容为上世纪50至70年代第一次AI热潮中的研究“先驱”,发挥了“奠基作用”。那么,为什么日本在之后的全球AI竞赛中逐渐跟不上步伐?这背后有哪些系统性制约因素?日本各界看待本国未来AI发展的心态又如何呢?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AI研究进入空白期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资料,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第一次AI热潮开始,日本研发人员便为AI技术进步作出不小的贡献。上世纪60年代,日本大学开始进行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研发,70年代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涉及日语信息处理等。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系统不具备自动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向专家系统中输入知识的过程十分繁琐,使得专家系统的实用化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于1982年启动了一项名为“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研发项目”的国家计划,规模约为540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约为2.2亿美元💵)。该项目由当时的日本通商产业省牵头推进,旨在10年内研发出一种能思考、理解话语、能读懂文字、能进行推论和学习的“超级计算机”。

日本这一举措使得欧美国家产生危机感,也陆续推出竞争性项目。由于大量知识需要手动录入系统,且大规模项目管理难度极高,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未能取得预期成果,于1992年宣告终止,此后日本的AI研究陷入了长期停滞。早稻田大学教授石塚满认为,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技术会在使用中不断变强、持续进化,“越用越强”的循环正是互联网成功的模式。第五代计算机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成果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没能实现这种成功模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在AI领域稳步发展,日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全球信息技术行业的革命,而日本不少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经营者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变革的重要性。1995年,美国因网景公司(Netscape)上市迎来互联网泡沫繁荣,亚马逊、谷歌等企业相继崛起。反观日本,当时“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思维仍占主导,对软件与服务的价值多有轻视。日本大型电器制造商多将重心放在数字家电和嵌入式系统上,却未能关注到利用互联网开展平台业务的机遇。

日本政府意识到本国在互联网革命中逐渐落后,于2001年制定了《IT基本法》,启动了“e-Japan战略”,目标是到2005年成为“全球最先进的IT国家”。但核心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基础设施虽得以完善,却未能催生出善用这些设施的创新服务与企业,“空有其壳、未见其物”的状态一直持续。在这一时期,受第五代计算机项目失败的影响,日本AI研究预算被大幅削减,许多研究人员纷纷转向其他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持续推进AI研究的同时,日本AI研究几近空白。在企业层面,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富士通、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等大型IT企业,相较于AI技术,更看重现有业务效率的提升和新硬件的研发。这段空白期为日后日本在AI领域竞争力的下滑埋下伏笔。

直到近些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突破性技术进展发生之后,日本国内对AI的关注度再次升高,具体表现为:2017年发布以技术和产业化路线图为重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战略》;2019年发布以全面应用AI为宗旨的《人工智能战略2019》;2022年又发布了修订后的《人工智能战略2022》。

“数字劳动力”不足、法律壁垒高、资本保守

“哆啦A梦的故乡在理论上拥抱新技术,但在实践中却未能真正落实。”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日本不少领域其实都有应用AI,比如建筑公司用它提高施工现场效率;便利店AI店员相继上岗;科技投资者对AI与硬件交叉领域充满兴趣,而日企在后者上具有传统优势。但软银集团董事长、日本科技投资者孙正义去年10月批评说,日本企业只专注于小规模系统,而没有努力打造AI巨头,这使得日本没能抓住AI的发展机遇。

“似乎每天都有来自美国或中国的AI领域新进展……而历来以‘技术立国’著称的日本却在跟上别国步伐方面面临挑战。”《日本时报》今年3月报道称,2019年至2023年间,日本未推出任何大模型,而美国和中国分别推出了182个和30个。直至2024年,日本才诞生首家独角兽企业SakanaAI,而OpenCalm、Rinna等本土模型表现甚至不及美国OpenAI的过时模型GPT-3.5。在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等顶级会议上,日本学者主笔论文占比从2012年的7%降至2023年的2%。直到去年,日本才完成淘汰3.5英寸软盘的行政流程,这种软盘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日本总务省发布的2025年版《信息通信白皮书》, 2024财年只有26.7%的日本民众使用过生成式AI,而同期中国为81%、美国为68.8%。在企业范围内,只有49.7%的日本企业制定了AI使用政策,远低于美国的84.8%和德国的76.4%。被问及不使用生成式AI的理由时,超过四成的人表示“生活或工作中没有必要”,近四成则表示“不知道该怎么用”。

日本各界广泛思考AI落后的深层次原因,首先被提及的就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该问题一方面通过劳动力短缺倒逼AI应用,另一方面也从人才供给、社会接受度等维度对日本AI发展形成制约。《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人口减少直接导致AI发展所需的“数字劳动力”供给不足。

但也有分析认为,日本人的AI使用率低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人口问题。因为《信息通信白皮书》数据显示,即使是在日本20至29岁的年轻人群中,AI使用率也只有44.7%,日本30至39岁人群的AI使用率甚至还低于40至49岁人群的AI使用率,分别是23.8%和29.6%。

于是,不少日本人关注到AI教育的缺失。据《日本时报》报道,实际上,日本对AI技术表现出了比较开放的态度。法国民调机构益普索去年6月发布的对3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是受访者中认为“AI产品和服务让我感到不安”的比例最低的国家。不过,这种热情中也夹杂着怀疑——只有25%的日本人认为AI将在未来3至5年内改善经济,而中国这一比例达到72%。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日本民众对AI技术感到陌生——在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对AI缺乏充分了解的国家。

截至2024年年底,日本全国仅有12所大学正式设立以“数据科学”命名的本科院系或独立学科,且多数课程框架仍以传统统计学为主。日本每年AI相关硕士毕业生为2800人,不及美国的1/9,且60%集中在机器人️控制等传统领域。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山崎和夫接受日本《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在培养工程师,而AI需要的是跨学科的数字原住民。”2023年,在日本AI初创企业中,拥有跨学科背景团队的仅占18%,远低于硅谷的57%。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23年日本AI领域约12%的研究员都被硅谷企业挖走,其中40%是35岁以下的核心人才。

“数字基建龟速”,《日本经济新闻》以此为题尖锐报道了日本当前在技术迭代上的结构性困境。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91%的日企将超过90%的IT预算用于维护老旧系统,而非新技术研发,导致AI落地受阻。

此外,法律与数据壁垒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严苛程度在全球都排在前列。企业处理用户数据需经过“告知—同意—记录”3个步骤,导致难以构建起高效的训练数据集。比如东京大学医院与富士通联合开发的ECG-AI系统,经临床试验已证实可提前48小时预警心梗风险,但由于日本法律要求对患者数据做高度匿名化处理,训练数据的可识别信息被大幅抹除,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下降。

在AI投资方面,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4》显示,2023年日本民间对AI的风险投资为大约7亿美元💵,同期美国达到672亿美元💵、中国为78亿美元💵。根据日本创业投资协会去年的报告,日本民间资本对AI领域的投资中,基础模型投资占比不足10%。这种保守性源于消费者与企业规避风险的心理叠加,导致AI产品商业化落地慢、回报周期长,进一步抑制了风险投资意愿。

“亟需推动理念转变”

在日本,也存在对本国AI发展持积极看法的声音。“日本已具备所有必要条件,有望在AI领域成为领军者……但日本亟需推动AI领域的理念转变。”《日本时报》报道称,日本历届政府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表示对AI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民众对政府信任度处于低位,企业家和企业必须采取更多行动。报道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日本企业界发挥历史优势,将他国技术突破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大AI教育投入,参考中国为中小学生推出相关教育项目,培养下一代人才;利用美国收紧移民政策的机遇,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软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等。

“日本为何在机器人️上连续输给中国?”《日本经济新闻》今年7月刊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分析称,原因之一在于日本的产业政策缺乏国家战略和中长期视角。文章举例说,日本是全球最早提出“氢能社会”概念的国家,但其核心是企业牵头的乘用车普及,且氢气选择了以进口方式获得。反观中国,氢能被视为确保能源安全的又一抓手,中国迅速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氢气生产国。

今年5月,日本通过首部AI立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法》,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日本将AI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工程”高度。去年11月,日本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向AI和半导体相关产业提供10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9元人民币)以上的支持,希望通过“以官促民”的形式带动民间投资信心。日本共同社援引经济产业省官员的话报道称:“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产业政策上采用项目融资思路。”

此外,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的“制造业AI视觉检测计划”已正式落地,2025年至2027年预计采购规模达2600亿日元💴。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首批120家零部件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可免费接入丰田产线数据,相关成本由政府补贴30%,丰田等行业巨头通过联合采购方式承担剩余70%的成本。

立法、公共资金支持、官民联合采购,这些举措究竟能否让日本在AI竞争中突破困境,并实现技术领先与社会包容的双赢,或许尚需时间检验。(本报记者 刘文璋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

特别声明:[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小S当众把老妈介绍给王伟忠、庾澄庆,还舔女明星️脚趾,太疯狂了(小s妈妈叫什么名字)

且不说S妈是否真的有这种心思,就凭小S当众口无遮拦揭露“小秘密”就让人觉得她很没礼貌,最重要的是王伟忠可是有家室的人啊! 有一次庾澄庆来到她的节目做客,两人聊到恋爱观的时候,小S竟再次当众做起了“红娘”把老妈…

小S当众把老妈介绍给王伟忠、庾澄庆,还舔女<strong>明星</strong>️脚趾,太疯狂了(小s妈妈叫什么名字)

耐用可视锚鱼显示屏支撑架:让你的钓鱼之旅更轻松!🎣(可视锚鱼用什么杆子好)

厌倦了传统钓鱼方式的不便?这款耐用可视锚鱼显示屏支撑架,专为钓鱼爱好者设计,不仅能稳固地固定你的探鱼显示器,还能让你在各种环境下轻松查看鱼情,提升钓鱼乐趣。赶快来看看它是如何改变你的钓鱼体验的吧!🎣

耐用可视锚鱼显示屏支撑架:让你的钓鱼之旅更轻松!🎣(可视锚鱼用什么杆子好)

Super Duplex S32760不锈钢热处理工艺图

尽管S32760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它并不适合在长期工作温度300℃以上的情况下使用。 S32760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uper Duplex S32760不锈钢是一种高性能…

Super Duplex S32760不锈钢热处理工艺图

美女性♀️感大比拼

美女性♀️感大比拼

在上个世纪,香港的老演员🎭️必须得讲好普通话,这样才能有钱赚(在上个世纪,日夲旳科学家研究的成果情况)

著名香港演员🎭️李修贤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提到,许多人都好奇,为何他这一代的港星普通话说得如此流利,而现今的年轻香港艺人却普遍不擅长。在这种背景下,台湾迅速成为港片的主要市场,促使众多老一辈艺人积极学习国语以迎合观…

在上个世纪,香港的老演员🎭️必须得讲好普通话,这样才能有钱赚(在上个世纪,日夲旳科学家研究的成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