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Gemcitabine-Cholesterol Nanoparticles(晖瑞生物)
包装: 瓶装
产地:西安
适用范围:仅限科研实验使用
规格选择: 多种规格,包含50 mg、100 mg、250 mg、500 mg等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如何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和体内传递效率是科研重点。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Gemcitabine-Cholesterol Nanoparticles)是一种将吉西他滨与胆固醇结合,并通过纳米技术形成的复合药物体系。通过脂质化和纳米化策略,这种体系能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提高稳定性和细胞吸收效率。
结构特点
吉西他滨是一种水溶性核苷类似物,但在体内存在降解快、易排泄等问题。通过与胆固醇结合,并利用纳米颗粒技术制备吉西他滨-胆固醇复合物,可以实现以下特点:
- 脂质化改造:胆固醇结构提高吉西他滨在脂质环境中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 纳米颗粒形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能够在水性环境中稳定存在,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 膜融合能力:胆固醇有助于颗粒与细胞膜结合,提高药物摄取效率。
这种设计使吉西他滨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都能保持稳定,并便于纳米药物递送研究。
作用机理
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的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药物活性和脂质化纳米颗粒的特性:
- 保护药物:纳米颗粒结构减少吉西他滨在体内降解,提高有效浓度。
- 促进吸收:胆固醇部分帮助纳米颗粒与细胞膜融合,增强药物进入细胞效率。
- 缓释释放:纳米颗粒能够缓慢释放吉西他滨,实现体内持续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科研人员能够在实验中更加稳定、可控地研究药物行为和作用效果。
研究与应用
- 药物递送研究: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是研究脂质化小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系统的重要模型。
- 细胞实验工具:在基础实验中,通过纳米化脂质化设计,科研人员可实现高效药物传递和控制释放。
- 纳米药物开发:其自组装纳米颗粒特性为开发新型药物载体提供参考,便于探索不同粒径、稳定性和释放速率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科研价值
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结合了小分子药物活性与脂质纳米载体特性,是研究药物递送、纳米载体设计和药物释放的重要工具。它为基础实验提供了可靠模型,同时也为脂质化纳米药物设计提供参考经验。
总结
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通过将药物与胆固醇结合,并利用纳米颗粒技术形成稳定体系,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细胞摄取效率。脂质化纳米设计不仅改善了药物性能,也为科研实验提供了可控条件。在药物递送、纳米载体研究和细胞实验中,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分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吉西他滨-胆固醇纳米,Gemcitabine-Cholesterol Nanoparticles
物理形态: 可根据需求提供固体、粉末或溶液形式
储存条件: 建议冷藏保存,以维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推荐试剂: 胆固醇-聚乙二醇-CY7染料标记 C17:0-Cy3-SM 大豆酰胆碱磷脂 生物素-胆固醇 Chol-Biotin Cholesterol-CY7 CMP-PEG-DSPE 阿霉素-胆固醇酯 G0-C14, CAS: 1510653-27-6 Tri-N-tridecyl 3-(ethyl(methyl)amino)propanoate NOTA-PEG-Cholesterol
备注: 信息整理 / 编辑: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