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44篇原创文章”
小米一直都是所长比较看好的国内消费电子龙头,自《价值事务所》成立以来持续追踪,如今已经是第十三篇分析文章了。就在前不久的6月26日,小米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正式发布小米 YU7、小米 MIX Flip 2 与小米 AI 眼镜👓等产品。
不论是YU7还是小米眼镜👓,所长认为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这两款产品任意一款做好了,都可以再造好几个小米,而目前就小米释放出的信号来看,所长对它做好这两款产品的信心还是很强的。
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YU7,这款车在小米内部的定位算是“豪华高性能SUV”,雷军在发布会上官宣三款车型定价分别为标准版25.35万起、Pro版27.99万起、Max版32.99万起,比特斯拉的Model Y只低大约1万块的样子。
小米官宣2分钟之内大定就超20万台,一小时大定超28.9万台,开售 18 小时锁单量突破 24 万台。
有一说一,这个成绩非常变态、要知道,小米SU7系列2025Q2新车交付也就8.13万台,拉动Q2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创造营收213亿元,上市以来累计交付突破30万台,就已经被市场誉为最有潜力的车企了,可现如今价位更高、甚至可以比肩特斯拉的YU7一开售,18小时锁单量就同小米SU7上市以来的累计交付量相差无几,可谓是奇迹!
如果还不太能get到这个数据的意义,我们不妨再看一组数据。2024全年,国内最畅销的新能源车特斯拉的Model Y也就只能卖48万辆,小米由于是新选手,产能尚且不足,按照小米全力扩充产能的计划,2025年全年大体能完成35万台的交付,那就可以直接排到国内第五了。
再强调一遍,小米可是新玩家,一个新玩家就有这样的成绩,只能说小米这个品牌确实已经深入人心,深受大家的信任。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看小米近期交出来的2025Q2季报,基本就是全面开花,甭管手机还是家电、汽车或者其他IOT,用三个字形容就是——“杀疯了”,而且杀疯了还不算,整个小米系的产品基本都实现了向高端的转化。
要知道,从高端往下打容易,比如特斯拉,从高端跑车起家,树立了高端形象,再往下走就会很容易,大家都会觉得特斯拉是高端品牌,哪怕出的便宜货,用着都会感到脸上有光。但从低端转高端就会很难,比如大家习惯了拼多多的低价白牌产品,就很难在多多上消费高价昂贵产品,相反会更乐意在京东上进行类似消费,虽然拼多多一直在进行品牌升级,但就是难以走通。
小米作为性价比品牌能走通高端的路子,有一说一,确实有两把刷子。
01
价值事务所
逆天的财报
2025Q2,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75.4%。
营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破千亿了,利润也连续两个季度破了百亿,一个季度赚一千多亿,实现100多亿的利润,这绝对算得上是国内的巨无霸企业,单就业绩而言,真的没有几家能有它赚钱。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其最传统的手机业务出货量4240万台,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其中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欧洲排名第二,东南亚排名重返第一,中东、拉美市场稳居第二。
Q2达成营收455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39%,这已经是连续三个季度手机业务营收占集团总营收的比例低于50%,该数据Q1是45%,去年Q4是47%。换句话说就是,小米现如今已经初步摆脱了对手机业务的依赖。
另外,小米的高端化也取得了相当杰出的成果。在中国大陆4000-5000元价位市占率24.7%,排名第一;5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成功了,在此前的文章中所长就一直在强调,小米手机是小米的一个抓手,赚不赚钱都无所谓,只要赚到了性价比的口碑、赚到足够的流量,后续就可以靠IOT和互联网变现。
小米手机是小米所有业务中毛利最低的,向来都只有10%左右,这点毛利比做零售业卖生鲜的永辉超市都要低,真的是不赚钱赚吆喝。
但现在小米手机不仅给小米赚到了性价比口碑和足够的流量,甚至还可以赚更多钱了,目前看起来4000+的小米手机用户还挺买账的。
小米15 Ultra起售价6499,价格比苹果还要贵,竟然数据还那么好,足以证明小米用户的“狂热”。小米YU7也不便宜,起售价25.35万,在新能源车里面绝对算贵的,和特斯拉相比也没差多少,但一小时大定就超28.9万台,已经能排到2024年新能源车年度畅销榜的第五名,成功挤掉比亚迪元plus。
这确实很了不起,之前市场看衰小米,觉得其手机业务起飞只是因为华为跌倒所以捡了漏,但前些日子华为已经重新回来了,可也杀不过小米,而且华为跌倒的日子里面只有小米捡了漏,别的企业没有,这其实就充分说明了小米的崛起不是靠捡漏,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连小米手机这个抓手业务的表现都比较亮眼,其他业务就更不要说了。IOT的业绩直接爆掉,2025Q2营收创了历史新高,达到387亿,同比增长44.7%,尤其在大家电领域,小米的表现就是所长前文提到的“杀疯了”。
空调销量540万台,同比增长63%,刷新单季度历史纪录,要知道2024年全年小米空调的出货量才680万台,这一个季度的出货量就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42.3%,全球前五厂商增速最快。
小米的大家电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快速向高端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自建智能工厂降低成本,因此毛利率一直在提升,到Q2已经提高到22.5%,是手机11.5%的两倍还多,已经非常接近大家电三巨头格力、美的和海尔的水平。
现在IOT的营收已经达到手机的85%左右了,不出意外,再有个一年的样子,就能接替手机成为小米的第二大营收来源,至于第一大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断爬坡的汽车了。
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小米这家公司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硬件虽然也能赚钱,但更多其实是赚流量,真正赚钱的业务其实是互联网,硬件的毛利就只有10%-25%,但互联网的毛利却能高达75%+。2025Q2,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91亿,毛利率达到75.4%,营收不多,但如果就毛利润层面看,其实也比手机多了,待未来汽车广告等接入,IOT与AI融合得更好,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必成公司第一大利润来源。
截至2025年6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31亿,同比增长8.2%,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85亿,同比增长12.4%,均再创历史新高。
小米的这一份财报可以说又刷新了历史,而且其实已经连续多次刷新历史了。考虑到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进展顺利,不论汽车、IOT还是手机,在终端都极其受欢迎,几乎所有的核心消费电子品类均进入全球前五甚至前三的阵营,而且都呈现极强的增长势态,而后还有AI眼镜👓、无人驾驶等值得期待的新业务。我们有理由相信,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看见一份又一份“史上最强”的小米财报。
02
价值事务所
写在最后
小米的成功,并不是单纯的一款手机、一台家电或一辆汽车的成功,而是真真切切属于品牌的成功。
其从最初靠高性价比手机打开市场,到现如今实现手机、IOT、汽车三大核心领域全面高端化突破,小米用十余年的时间证明了性价比不是低价的代名词,而是 “同等品质下价格更优,同等价格下体验更好” 的极致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与技术创新、生态整合结合,便能爆发出颠覆行业的力量。
如今的小米,也早已不是单一的硬件厂商。7.19 亿全球月活用户构成的流量池,手机、家电、汽车互联互通的全场景生态,以及 AI 技术在交互、服务、制造端的深度渗透,正在构建起一个 “用户需求驱动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反哺生态价值” 的正向循环。YU7 的火爆不是偶然,它是小米手机积累的品牌信任向汽车赛道的延伸,是 IOT 生态培养的用户习惯对 “人车家” 一体化的天然期待;手机高端化的突破也不是终点,而是为生态注入更高净值用户、更强消费能力的新起点。
未来,随着 AI 眼镜👓等新杀手级终端产品的落地、汽车产能的陆续投放以及全球市场的突破,小米的 “史上最强财报” 或许会成为常态。而这一个又一个“史上最强财报”也在告诉我们。信任,才是最值钱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