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电动货车运营碳足迹核算与报告白皮书(中文翻译与补充版)
报告共计:39页
《电动货车运营碳足迹核算与报告白皮书(中文翻译与补充版)》核心总结
《电动货车运营碳足迹核算与报告白皮书》由智慧货运中心撰写,中国办公室2025年翻译并补充中国相关内容,是道路货运电气化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聚焦电动货车运营碳足迹核算与报告,为行业提供专业指导。
电动货车借助牵引电池系统实现驾驶与能源生产解耦,在减排方面作用显著,低碳电力国家中其排放强度降幅最高达85%,是可持续物流的关键路径。精确测量排放并按行业标准报告,对电动货车融入物流生态至关重要,白皮书以ISO 14083和GLEC框架(第3版)为基础,针对电动货车充电复杂等问题提供指导。
内容上,首先对比GHG Protocol与ISO 14083的报告规则。GHG Protocol将排放分三个范围,电动货车运营排放依电力生命周期和企业角色划分;ISO 14083涵盖车辆运营及能源供应排放,要求双方报告,且两者在排放类别、报告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异。
接着阐述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选择,包括理解电力排放、电网趋势、获取低排放电力方法及排放因子数据库比较,还补充中国两类电力排放因子差异,指出《2023年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更符合国际标准要求。
然后介绍电动货车车队运营排放量化步骤,先确定运输活动类别,再计算能耗强度与排放强度,强调原始数据优先,需考虑充电损耗,还给出中国物流企业电动重卡运输碳排放计算实例,展示具体应用。
最后指出行业面临的标准化挑战,如市场化机制指导缺失、排放因子数据库不足、ISO 14083未考虑部分损耗等,呼吁各方协作,推动标准化,助力物流行业脱碳。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