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26已确认将在9月发布,“钱包👛”也不再只是一个存储卡片的工具,它将购物、证件管理、登机手续、支付以及消息通知等出门需要处理的事务,整合成了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中心化功能。
好消息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部分功能需要依赖苹果自家的AppleIntelligence能力,设备要求以及地区限制等方面,也亟需尽快向大家说明清楚。
先说最容易感知的改变——网购党会爱上的“订单追踪”。
系统能够从邮件里头识别订单号跟物流信息,自动汇总到钱包👛右上角菜单的订单页面,不用再满处找快递短信,
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有时候需要手动标注才能进行操作,不过像黑色星期五、双十一这种包裹数量特别多的时候,这一步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过前提是你的设备要支持苹果的智能功能才行,老款型号可能暂时无法使用
第二个焦点是“数字护照”,
在美国本土乘坐飞机通过TSA安检时,可以用iPhone或者AppleWatch调出护照信息,用来核验身份和年龄,这属于RealID范畴中的一种无纸化便捷方式。
一定要说清楚:这不是国际通关的凭证,出国还是得带着实体护照,对于在美国出差、留学的用户,这个时候能少拿一次证件,少经历排队时的手忙脚乱。
钱包👛里的登机牌越来越厚,它不仅能够连接机场导航,还能与“寻觅”功能一起追踪行李;锁屏界面以及灵动岛会实时显示航班动态,也可以一键将航班信息分享给亲朋好友。
坐上出租车,进入航站楼,接着找登机口,查看托运行李是否顺利进入,整个流程减少了频繁切换App的操作次数,这就是系统级整合的核心价值所在
说到付款这一块,钱包👛新有个“自动填充”的选项你能够选择把完整的卡号、有效期还有安全码给保存下来,这样用Safari填表的时候就能一键调用。
用着很方便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要开启FaceTouchID防护,要是设备丢了,赶紧开启“丢失模式”,方便可不是没条件的,让安全策略跟上,自动填充是帮手,不是危险东西。
还有个小而关键的开关——广告与促销。钱包👛右上角菜单里可以关闭“优惠与推广”,F1比赛之类的营销卡片不再打扰,工具就回归工具。苹果这次把“可控制”做成了明确的入口,比“默认推送、想关自己找”要体面得多。
当然,功能越深入,问题也越尖锐,
订单追踪来自“邮件”中的解析,这会不会“读我邮件”?官方表述是基于AppleIntelligence能力做识别,属于功能层的抓取,而不是广告平台的采集,但依然建议你定期清理敏感邮件、合理配置通知权限。
数字护照目前仅适用于美国TSA这种情况,国内用户短时间内无法体验,即便你在美国,也需留意,搭乘国际航班仍要使用实体证件
把它放在更大的对比里看,会更清楚:
安卓那边早就有快递整合和行程助手了,不过苹果的优势是系统级入口、锁屏实时活动还有跨设备体验一致,
钱包👛不再只是装凭证的,在旅行和网购的全天行程里,成了那个能少点一次应用、少被干扰一次的关键,缺点也很明显:有地域限制、设施有门槛,还有测试阶段的稳定性波动,都得花时间改进。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上手,几个小步骤能让体验更顺滑:在钱包👛右上角“…”里开启“订单”,顺手把“优惠与推广”关掉;旅美用户把数字护照添加好,试试 TSA 无纸化通行(国际线记得依旧带本本);
常飞的人把登机牌加进钱包👛,打开“实时活动”和共享家人可以随时看到你的航班状态;开启生物识别保护自动填充卡号,减少误触与滥用的可能。
我更看重的是一种“少打断”的价值观。移动系统真正的进步,不在花哨的换肤,而在你日常的路径被悄悄缩短:网购不再翻箱倒柜找单号;过检不再来回掏证件;
航班动态不再满屏跳转;填卡不再反复复制粘贴。信息被收束到一个入口,权限有明确边界,你愿意使用它、也能随时关掉它——这才是成熟产品的样子。
最后把选择权交还给你:在这五个更新里,你最想先用的是哪一个——订单追踪、数字护照,还是锁屏里的实时航班?
你更担心的是邮件解析的隐私,还是功能的区域门槛?在评论区一起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