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最让人头大的事儿,大概就是开完会对着录音文件发愁——明明会上大家说得热热闹闹,散了会要把这些内容变成有条理的纪要,得反复听个三四遍,逐句敲字,动辄一两个小时,赶上急着要的话,简直像被按在电脑前“加班刑”。我之前就常陷入这种循环,上个月项目推进会开到八点🕗️,我抱着电脑听录音到十点🕙️,最后看着满屏混乱的文字,差点把耳机扔了。
还是同事安利的华为听脑AI,说“你试试这个,专门治会议纪要恐惧症”。刚开始我没当回事儿,毕竟用过不少转写工具,要么准确率低得离谱,要么转完一堆乱码,得花更多时间修正。结果第一次用,就刷新了我的认知。
那天开周例会,我提前打开听脑AI,选了“会议场景”,把手机往桌子中间一放,就开始开会了。刚开始总忍不住盯着屏幕,怕漏了什么,后来发现完全不用——它居然能实时同步文字,还自动把不同人的发言分成段落,左边是录音进度,右边是清晰的对话内容,连“这个事儿咱们下周再碰”这种口语化表达都没漏。等会议结束,我点了下“生成纪要”,直接跳出带关键词和待办的文档:关键词标了“项目deadline”“资源协调”,待办里列着“张三负责提交预算(周五前)”“李四跟进客户反馈(周三前)”,简直像有人提前帮我理好了思路。
从那以后,听脑AI成了我开会的“隐形助理”。慢慢摸索下来,发现它的功能远不止会议纪要:在线学习时,我用它转写课程录音,它能自动提取“机器学习算法”“数据预处理”这类重点概念,连老师举的例子里的数字和公式都能准确转出来,比我记笔记快三倍;和客户沟通时,我会用它录音,结束后导出对话内容,把客户的“产品功能优化”“服务响应速度”等需求标出来,跟进时再也不用翻聊天记录;甚至写文章找灵感,我会把思路录下来,转成文字再整理大纲,比直接打字更顺,还能避免思路中断。
有次印象特别深,是上月的客户复盘会,五个客户代表加上我们团队,开了两个半小时。要是以前,我得花两小时整理,还得反复核对生怕弄错客户需求。结果那天用听脑AI,结束后两分钟就导出了纪要——不仅分了段,还把客户提到的“售后流程”“定制化需求”标了关键词,待办里列着“调整产品方案(下周前)”“优化服务流程(本月底前)”。我把纪要发给客户,对方回复“这次的纪要很详细,重点抓得准”,领导也夸我“效率提升明显”,说以后团队都要用这个工具。
用了三个多月,我算过笔账:以前整理2小时录音要花2小时,现在只要2分钟,效率提升了60倍,确实挺意外的。准确率也比之前的工具高15%左右,“京津冀”“AI算法”这种专业词都能准确识别,很少有乱码。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偶尔网络不好会有点卡顿,比如上次在电梯里开线上会,信号弱导致转写慢了点,不过刷新一下就好了;还有次同事说话声音太小,它虽然识别出来了,但文字颜色浅了点,不影响阅读。
其实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担心会不会难学,结果界面特别简单,就“录音转写”“文件转写”几个功能,点一下就用,根本不用看教程。而且能同步到电脑,我有时候把手机录音传到电脑上编辑,更方便分享。
现在身边同事都在用,开会时大家都会笑着拿出手机打开听脑AI,说“今天又省了时间”。对职场人来说,这种能解决实际痛点的工具,真的像“救星”——不用再为整理纪要熬夜,不用怕漏记客户需求,能把更多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儿上。
如果你也常被会议纪要、音频整理困扰,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它不是花架子,是真的能帮你“省时间”的工具。我用了这么久,确实觉得方便又实用,相信你试过之后,也会像我一样,再也离不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