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埃德蒙·兰道(Edmund Landau)以仅仅16页的博士论文《方程式的新证明》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简洁的论文不仅展示了他的数学才华,也让他成为了数学界的瞩目焦点。然而,兰道并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这让人们对他的任命充满了争议。令人惊讶的是,著名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却坚定地认为,格丁根大学(Göttingen)必须要有兰道。
希尔伯特的这番决定源于他与已故好友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之间深厚的情谊。闵可夫斯基在45岁时因阑尾炎去世,希尔伯特深感失落,并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继承闵可夫斯基数学热情的人。兰道的学术成就和对数论的热爱使他成为希尔伯特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尽管兰道的数学才能毋庸置疑,但他的性格却让人感到棘手。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以“刺儿头”著称。兰道常常在周末邀请学生到家中进行数学游戏,这让许多学生感到压力。例如,有一位学生在新婚之际被兰道要求在蜜月前校对他的书稿,这种严格要求无疑让人感到不适。
尽管如此,兰道在数学界的贡献不可小觑。他迅速继承了黎曼(Bernhard Riemann)与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的传统,成为欧洲数学界的重要人物。在他与丹麦数学家哈拉尔·玻尔(Harald Bohr)的合作中,他们成功证明了大部分零点都集中在黎曼的神秘力量线附近,尽管这一结果距离黎曼猜想的最终证明仍有距离。
在格丁根大学的日子里,兰道努力推动数学研究的发展。希尔伯特对兰道的任命不仅是对其才能的认可,也体现了他对数学教育的重视。在那个时代,格丁根大学成为了许多年轻数学家的梦想之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希尔伯特的影响力,使得格丁根在20世纪初成为数学研究的重镇。他对数学的热情和对人才的挖掘,促使了许多数学家在此相聚。兰道虽然难以相处,但他的贡献和成就却为数学界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回顾兰道的故事,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位数学天才,也是在思考如何在严格与包容之间找到平衡。兰道的经历告诉我们,天才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独特的性格,而这些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