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细如发丝的导丝在血管中“迂回包抄”,仅用10分钟便成功实现“逆向通开”闭塞已久的心脏血管(右冠)——这不是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张瑶俊博士团队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手术室里的一幕。
9月7日,知名心脏病专家张瑶俊博士带领团队,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顺利完成手术日“首秀”。该团队与医院心血管科、导管室医护人员紧密协作,连续奋战10小时,成功完成7台复杂冠脉介入手术,涵盖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等高风险病例。
其中一台代表国内顶尖技术的“逆向介入手术”,从逆向通过间隔支到完成逆向导丝主动迎接(AGT)仅耗时10分钟,展现了团队一流的技术水准和应急能力。
45岁患者病情棘手,心血管多处严重闭塞
手术当日,一位45岁的患者成为手术的焦点。一年前,他因突发持续胸痛,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患者心电图提示V1-V6导联病理性Q波、T波倒置,冠脉造影结果更令人心惊:左主干无狭窄,但前降支(LAD)在第一对角支发出后100%闭塞,回旋支(LCx)存在不规则斑块,右冠状动脉(RCA)中段也完全闭塞。对此,当地医院紧急手术,给他急性闭塞的前降支植入了一枚支架,并长期规范服药。但其右冠CTO病变极为复杂,此前两次尝试开通均告失败。
什么是CTO?为何如此严重?CTO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指冠脉血管因粥样硬化斑块合并血栓形成、纤维化或钙化导致管腔完全闭塞,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这类病变往往伴随着血管迂曲、入口模糊、内膜钙化严重等特点,常规导丝难以通过,手术成功率低、耗时长、并发症风险较高,是冠脉介入领域公认的“最后的堡垒”。
“逆向”出击,十分钟打通“死亡闭塞”
面对该患者血管扭曲、入口不清,并且既往“正向”介入两次失败以及心肌梗死病史的多重挑战,张瑶俊博士果断决策——采用“逆向”介入技术。
“这类手术就像在迷宫中‘抄近路’,”张瑶俊博士解释道,“逆向导丝操控技术难度极高,各种技术难点都有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失败的可能。”
手术过程中,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与默契配合,通过双侧造影精准定位,借助两根导丝精细调控,逐步推进至闭塞段体部。接着推送微导管、交换导丝,重新调整路径后迅速突破闭塞段,成功进入近端真腔。
随后应用AGT技术建立轨道,顺利植入支架。从过间隔支到完成AGT,全部流程仅耗时10分钟,血管再通成功,术后患者血流恢复良好,症状显著缓解。
精湛技术,切实为患者守护“心”健康
张瑶俊博士是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来深耕冠心病专业,个人完成介入手术近20000例,其中超过一半属于复杂冠心病。仅去年一年,他主刀完成的CTO手术就超过500例。
“江苏省老年医院接诊的患者往往高龄、多病共存,病情复杂程度高。”张瑶俊博士表示,“未来,我们将竭力以更精准、安全、高效、绿色的治疗方案,守护广大患者的‘心’健康。”
此次张瑶俊博士团队入驻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并成功开展高难度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冠心病治疗方面实现全新突破。据悉,张瑶俊博士团队已于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常规开展复杂冠脉介入手术,团队将于每周五定期坐诊,为更多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通讯员 朱孟秋 穆婷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