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26已推送,安装包达6.49GB,“iOS26丑”登上热搜,关于升级是否参与,此文给出明确结论与清晰依据。
液态玻璃亮相,系统图标呈现出高亮与折射情形,控制中心存在一大片区域是透亮的,小组件为半透明状态,强光之下可读性受人质疑,白底壁纸上文字的对比度偏低,图标边缘反光扎眼,按钮阴影比内容更加醒目,第三方适配进度各有差异,系统换上了崭新面貌,但App却依旧身着旧装裳,显得割裂感比较显著。
一部分用户觉得看着顺眼,动画连贯,解锁到桌面更顺手,启动速度更快,自适应电源能识别高耗电场景还能自动收敛;另一部分用户则直接被劝退,图标似老主题商店的翻新版,控制中心像塑料壳,强光下都看不清。
由于不同机型之间的差异,使用体验也逐渐拉开差距,iPhone15与16系列的反馈相对积极,系统动画顺滑,应用切换迅速,发热控制表现更为理想,而iPhone12和13的用户则普遍反映存在掉帧现象,并伴随明显温升,续航能力下降幅度在15%到20%之间此外旧款机型以及存储容量较小的设备耗电更快,这种情况多集中在系统索引阶段和图库重建期间。
后台正忙着重要事务,大版本更新之后,系统将会重新构建搜索索引、相册特征还有App资源缓存,CPU、存储、网络都得走一回流程,新视觉动画会加大GPU的负荷,旧架构的SoC就更加费劲,第三方App得依照新的应用程序接口来进行更改,适配周期就摆在那儿。
升级人群直接排除,对于追新用户以及15、16这类中高端的新手机,不妨尝试一下,单机使用且对续航敏感的人,先查看一周的口碑情况,老手机想图简便的,就留在iOS18,7稳定是首要的。
升级前准备越简洁越有效果,预留10GB及以上的可用空间,将电量充至60%以上或者插电进行升级,把常用的App提前更新至最新版本。
升级后的实际表现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前48小时内,别边充电边玩大型游戏,要是遇到异常情况,重启一次,让系统把该加载的程序都正常运行起来,照片如果出现卡顿,连着电源过一晚,等它把图库扫描完成,WiFi频繁断线的话,先将网络设置为忘记,再重新连接,同时顺手把路由器也重启一下。
是否回退无需即刻决断,多数人的状况大致相同:第一天炎热,第二天依旧炎热,第三天开始趋于稳定,要是熬过三四天依旧异常,再斟酌回退或是等待小版本修复。
用15\16来追求新视觉与新功能,能怎样?就一台主力手机、日常重度通勤且担心续航不稳定,用的是1213,先等等看,把手机当作生产力工具、注重稳定第一,继续用18,7挺省心的,一句话得出结论。
评论区来打个卡,讲讲你的手机型号以及电池健康状况,给升级后的发热与续航评评分,视觉上这套液态玻璃,是看着舒服还是看着别扭?数据越多,对仍在犹豫的人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