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赶进度,我快成“会议机器”了—早会、项目会、跨部门对齐会,一天下来手酸得握不住笔,用别的语音转文字工具吧,要么把“用户留存率”转成“用户刘存率”,要么分不出谁在说话,要么咖啡馆里稍微有点杂音就全是乱码。直到上周同事甩给我一句:“你试试华为备忘录📝的听脑AI,我最近开会全靠它躺平。”
抱着“再踩坑就卸载”的心态打开,结果第一次用就惊到我—上周三部门例会,我把手机往桌上一放,点了“听脑AI”按钮,屏幕上立刻开始跳文字,连实习生小杨小声说的“咱们是不是该加个用户反馈入口”都精准抓下来了,更绝的是自动标了“发言人1(王经理)”“发言人2(小杨)”,散会时我导出文字,翻了一遍,居然没一个错别字!之前用某钉转写,把“迭代节奏”写成“迭代结奏”,我还得一个个改,这次直接省了半小时校对时间。
更让我意外的是“智能会议纪要”。上周项目复盘会,大家聊得全是口语:“这个bug咱得赶紧fix,不然下周甲方要炸”“运营那边得配合推波活动”,我本来以为转写出来会是一堆碎句子,结果听脑AI直接把这些口语掰成了“需加快bug修复进度,避免下周甲方催办”“运营部门需配合开展推广活动”,还自动分了“问题清单”“解决方案”“责任人”三个板块。我把这份纪要发群里,领导直接@我:“这次写得够专业,以后就按这模板来。”我心里偷着乐—哪是我写的,是听脑AI帮我“翻译”的口语啊!
多语言和方言的功能,我是在和日本合作方开会时用到的。对方说日语,我开了“多语言互译”,屏幕上实时跳中文,连“ユーザーエクスペリエンス”(用户体验)都准确转成了专业术语。还有一次和重庆供应商打电话,他一口方言:“要得,我明天把货发过来,绝对不得延迟”,转写出来连“要得”“不得”都没搞错—之前用某度转写方言,把“要得”写成“药的”,我还得跟供应商解释半天“我没说你卖药”,尴尬到抠脚。
最让我依赖的是“AI问答+创作”。昨天看转写的会议内容,有点没摸透张经理说的“用户分层策略”到底指什么,我直接在备忘录📝里敲:“刚才张经理说的用户分层具体要点是什么?”听脑AI立刻把张经理的原话摘了出来,还总结了“按消费频次分3层”“重点运营高价值用户”两个核心点。后来写周报,我把纪要丢给它,说“帮我生成周报里的‘会议成果’部分”,它直接输出了一段逻辑清晰的文字,我改都没改就贴进周报里,省了我整整40分钟—要知道以前写周报,光“会议成果”就得绞尽脑汁凑字数。
说到技术细节,我这种“科技盲”本来没在意,但用的时候真的感受到差别。比如双麦克风降噪,上周在公司楼下咖啡馆和客户谈合作,旁边桌有人聊得超大声,还有咖啡机的“滋滋”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了听脑AI,结果转写出来居然没一点杂声!客户都惊了:“你这工具能‘过滤’杂音?”我赶紧显摆:“人家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算法直接把杂音吃了。”之前用某讯的转写,把咖啡馆的音乐声转成“%¥”,我还得一个个删,烦得要命。
还有动态增益调节,上周和产品经理在走廊讨论需求,他一会儿凑过来小声说“这个功能要藏得深点”,一会儿站远了喊“不然用户找不到”,我开着听脑AI,转写出来居然没一个漏字—之前用某米的转写,声音小的时候直接断句,把“藏得深点”写成“藏得”,后面全没了。
至于『DeepSeek』-R1技术的准确率,我专门做了次“测试”:上周把部门会的录音用听脑AI和某度、某钉的转写工具同时转,结果听脑AI的准确率是96%,某度是82%,某钉是78%—最绝的是听脑AI把“转化率提升5%”转对了,某度写成“转化率提升50%”,差点让我在汇报时闹大笑话。
现在我简直把听脑AI当“办公搭子”:
开会时,我再也不用抱着笔记本📓狂写,而是盯着屏幕看转写内容,偶尔补个重点;
和异地供应商打电话,不管说方言还是外语,直接开转写,再也不用“你再说一遍”;
写周报、写纪要,直接把转写内容丢给AI,让它帮我整理结构、总结要点;
甚至听行业讲座,我都开着听脑AI,回头直接看文字版,还能问它“刚才老师说的私域流量玩法具体是什么?”,它立刻把重点摘出来。
上周和朋友吃饭,我跟她吐槽以前记笔记的痛苦,她问:“这工具这么神,会不会很贵?”我笑了:“就在华为备忘录📝里,免费啊!”她瞪大眼睛:“华为备忘录📝?我天天用但从来没注意过有这功能!”
其实最让我觉得“值”的,是它帮我把“无效劳动”变成了“有效输出”。以前开会记笔记,是“为了记而记”,现在我能专注听内容、抓重点;以前写纪要,是“把口语掰成书面语”,现在AI帮我搞定;以前处理多语言沟通,得找翻译,现在实时互译就能解决。
昨天领导找我谈话,说最近我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问我“有什么秘诀”,我笑着掏出手机,打开华为备忘录📝的听脑AI:“秘诀在这儿—它帮我把‘打杂的时间’省下来,去做更重要的事。”
现在我甚至有点期待开会—不是因为喜欢开会,是因为听脑AI能帮我“躺平”搞定所有笔记和纪要。想起以前被会议纪要支配的恐惧,再看看现在打开备忘录📝就能用的听脑AI,我只能说:“早用早香!”
对了,昨天我还用听脑AI帮销售部的同事转写了客户电话,结果AI自动总结了“客户最在意的3个痛点”—价格、发货速度、售后,同事说:“这比我听10个电话总结的还准!”你看,不止是会议,连销售跟进、客户调研这些场景,它都能cover。
有时候我会想,好的工具从来不是“增加你的工作量”,而是“帮你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上”。华为备忘录📝的听脑AI就是这样—它没搞花里胡哨的功能,就是把“语音转文字”“会议纪要”“多语言沟通”这些刚需做到了极致,而且用起来特顺手,不用学复杂的操作,打开就能用。
现在我再也不用羡慕别人“效率高”,因为我有个“AI搭子”帮我兜底。如果你也像我以前一样,被开会记笔记、整理纪要、多语言沟通这些事烦到,真的可以试试华为备忘录📝的听脑AI—反正我已经把手机里所有其他语音转文字工具都卸载了,毕竟“用过最好的,就再也看不上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