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周我算是彻底和手写会议纪要说拜拜了—上周部门开Q3规划会,我像以前一样攥着笔记本📓狂写,结果经理语速一快,“用户留存策略要拆成三个模块:签到积分优化、沉默用户个性化推送、社群互动任务”这句话,我只记了前半句,后半句全糊成了“……推送和社群啥的”。散会之后我对着录音笔整理,反复倒带听了三遍才理清,等把纪要发群里已经晚上八点了,领导还问“怎么没把‘下周二前提交活动预算’写进去?”—得,又得重新翻录音。
也是巧,那天加班的时候邻座的小夏凑过来:“你咋还手动整呢?试试荣耀生态里的听脑AI啊,我上周用它记客户访谈,会后直接生成纪要,连待办都标好了。”我当时还犯嘀咕:“AI转写能准吗?以前用别的工具,‘迭代优化’能写成‘代叠优货’,糟心死了。”结果小夏把她的手机递过来,打开听脑AI的历史记录—客户说的“我们希望产品能增加多账号切换功能,尤其是针对跨境电商用户”,转写得一字不差,下面还标着“发言人:客户王总”。
抱着试试的心态,我第二天就下了听脑AIAPP(其实荣耀手机自带,我之前压根没注意)。刚好下午有个跨部门协调会,我提前五分钟打开APP,点“实时转写”,选了“会议模式”—界面特别干净,就一个大按钮“开始转写”,连广告都没有。
会议一开始,我看着手机屏幕就惊了:经理刚说“今天主要对齐Q3的资源分配问题”,文字立刻跳出来,比我打字还快;运营组的小李说“咱们的直播素材库存不够,需要市场部支持5条短内容”,转写里直接标了“发言人2:小李(运营组)”;甚至连隔壁会议室传来的装修电钻声,都没混进文字里—后来我才知道,它用了双麦克风降噪,主麦专门收人声,副麦抓环境噪音,算法再智能过滤,难怪这么干净。
最绝的是散会那一刻,我点了下底部的“生成会议纪要”,不到10秒,页面直接弹出了结构化内容:先列“会议主题:Q3资源分配协调会”“参会人员:经理、运营组小李、市场组张姐、我”,然后是“核心决议”—把刚才大家说的“市场部需在本周内提供5条直播素材”“运营组负责统计Q3用户增长目标拆解”全整进去了,最后还有“待办事项”,明明白白写着“我:下周三前提交资源需求清单”“张姐:本周四前确认素材排期”。更神的是,我漏记的“经理提到‘预算超支部分需提前三天走特批流程’”,它居然从转写内容里摘出来补上了—合着我刚才开会溜号的那两句,它都帮我记着了?
那天晚上我只用了5分钟就把纪要发群里,领导秒回“这次写得很全”,我盯着屏幕差点笑出声—以前得花两小时的活,现在两分钟搞定,效率直接翻了60倍不是吹的。
这周更绝的是和韩国客户的线上会。客户是做美妆跨境的,韩语说得贼快,我本来还怕翻译软件延迟,结果打开听脑AI的“多语言转写”,选“韩语→中文”,客户刚说“안녕하세요, 이번 신제품 출시에 대한 마케팅 계획을 논의하고 싶어요”(您好,想讨论本次新品上市的营销计划),立刻转成中文“您好,想讨论本次新品上市的营销计划”;我回应“我们准备了三种方案,重点是『社交媒体』KOL合作和线下快闪店”,又自动转成韩语“우리는 세 가지 계획을 준비했으며,重点는 소셜 미디어 KOL 협력과 오프라인 팝업 스토어입니다”。客户盯着屏幕点头,结束时还说“你的翻译速度很快”—我哪好意思说,其实是AI在背后帮我兜底?
还有次更细节的:周三我找经理汇报工作,他突然问“上次会议说的用户留存策略具体是哪三点?”我脑子一蒙,赶紧打开听脑AI的历史记录,直接问页面底部的AI助手:“请总结7月15日部门会议中经理提到的用户留存策略。”三秒不到,它就列出来:“1. 优化签到积分规则:连续7天签到送美妆小样;2. 沉默用户个性化推送:针对30天未登录用户发送‘专属折扣券’;3. 社群互动任务:每周发起‘用户分享得试用装’活动。”—比我翻完整篇转写内容快10倍,简直是“会议内容搜索引擎”。
这两天我还解锁了新玩法:昨天写周报,把这周三个会议的纪要导入AI,让它帮我生成“工作进展”部分。它直接把“完成Q3资源需求清单提交”“与韩国客户确认新品营销计划”“整理部门会议用户留存策略”这些点整合起来,连措辞都帮我润色了—从“我做了资源清单”变成“完成Q3跨部门资源需求清单提交,支撑运营组直播素材筹备”,专业度直接拉满,我改都不用改就粘进周报里了。
说真的,以前我对AI转写工具的印象还停留在“能转但不准”“功能花里胡哨不好用”,但听脑AI是真的把“实用”做到位了:双麦克风降噪解决了会议室杂音的痛点,『DeepSeek』-R1技术让准确率飙到95%以上(我特意测试过,“迭代优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这种专业词,它都没写错),动态增益调节更贴心—上次和实习生访谈,小姑娘说话声音轻,我以为转写会漏,结果打开一看,“我觉得用户反馈里‘支付流程太复杂’的问题最突出”这句话,每个字都清清楚楚。
还有多平台支持这点,我现在电脑用网页版,手机用APP,转写内容自动同步。上周我在公司用电脑开项目会,转写内容直接同步到手机,下班路上在地铁里就能改纪要,不用等回到家开电脑。界面也简单,我妈上周问我“怎么用这个转写她的广场舞队会议”,我教她三步:打开听脑AI→点实时转写→按开始键,她立刻就会了,说“比我学发朋友圈还简单”。
现在我算是彻底依赖上这个工具了:开部门会用它,做用户访谈用它,甚至上周去听行业讲座,我也开着实时转写—讲师说的“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户信任”“社群运营要做‘有温度的互动’”,全转成文字存在手机里,回来整理成笔记直接发朋友圈,同事还问“你记笔记这么快?”我笑着说:“不是我快,是AI快。”
回头想想,其实我们需要的工具从来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而是“能精准解决痛点”。以前我怕开会是因为要当“速记员”,怕整理纪要因为要当“复读机”,怕和外国客户沟通因为要当“翻译官”,现在有了听脑AI,这些身份都不用了—我终于能变回“参会者”本身,好好听内容、想问题,而不是忙着记笔记。
最后给想用的朋友提几个小建议:
- 一定要开“发言人区分”—尤其是多人会议,不然转写内容会混成一团,分不清楚谁是谁;
- 选对场景模式—会议模式会重点抓关键词和行动项,访谈模式会更注重细节记录,日常模式就随便记点生活小事,别选错;
- 会后用AI问答挖重点—比如问“刚才提到的待办事项有哪些?”“经理说的Q3目标是什么?”,比自己翻全文快10倍;
- 多平台同步别忘开—电脑网页版和手机APP打通,不管在哪都能随时看转写内容,改纪要也方便。
反正我现在是逢人就推这个工具—毕竟能把“两小时整理纪要”变成“两分钟搞定”的魔法,谁用谁香啊!昨天我还帮我爸用它转写了他的“老年大学摄影课笔记”,他看着转写出来的“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点”,眼睛都亮了:“这比我记的清楚多了!”
你看,连我爸这种“科技小白”都能用明白,足以说明这工具是真的“贴地气”—它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就把“录音转文字”“会议纪要”“多语言处理”这些核心需求做到了极致,这才是真正好用的AI工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