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
案例一:草莓大棚 —— 低温保产,提升果实甜度
山东某草莓种植基地专注冬季草莓上市,此前采用燃油热风机加温,不仅能耗高(日均油耗 200L),还因热风直吹导致棚内温度差达 5℃以上,草莓果实大小不均,甜度仅 10-12Brix。2023 年,基地引入镀锌翅片管(热源为生物质锅炉热水),结合分层温控系统,打造了高效节能的草莓种植环境。
在设备布局上,基地根据草莓大棚(长 60m、宽 8m)的结构,沿棚体两侧及中间通道下方安装三排翅片管,管间距 1.5m,翅片采用螺旋式设计(间距 12mm),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避免热风直吹草莓植株。温控策略上,草莓花期需温度稳定在 18-22℃,基地将翅片管内热水温度控制在 55-60℃,通过温控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温度,当温度低于 18℃时自动提升热水流量,高于 22℃时减少流量,确保棚内温度波动不超过 ±1℃;果实膨大期,将温度微调至 15-18℃,通过翅片管温和放热,促进草莓糖分积累。
翅片管
应用后,草莓大棚日均能耗成本从 1600 元降至 800 元,降幅达 50%;棚内温度差缩小至 2℃以内,草莓果实均匀度提升 30%,甜度提高至 14-16Brix,符合高端市场需求,每公斤售价较往年提高 5 元,单个大棚季增收超 5 万元。
案例二:番茄大棚 —— 梯度控温,延长结果周期
河南某番茄种植合作社采用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樱桃番茄,此前因冬季棚内夜间温度低至 8℃,导致番茄落花落果严重,结果周期仅 4 个月。2022 年,合作社引入铜铝复合翅片管(热源为天然气壁挂炉热水),配合地暖式安装与智能温控系统,实现了番茄全年种植。
翅片管
考虑到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需求,合作社对翅片管进行分区布局:育苗区沿苗床下方安装翅片管,管内热水温度控制在 45-50℃,确保育苗环境温度稳定在 25-28℃,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结果区采用 “地暖 + 悬挂” 双重布局,地面铺设翅片管(热水温度 40-45℃)维持根系温度 18-20℃,棚体上方悬挂翅片管(热水温度 50-55℃)保障空气温度 20-25℃,形成 “上暖下温” 的梯度环境。同时,通过智能系统联动湿度传感器,当棚内湿度高于 80% 时,自动调节翅片管温度提升 2-3℃,加速空气流通降湿,避免番茄灰霉病发生。
应用后,番茄大棚冬季夜间最低温度稳定在 15℃以上,落花落果率从 30% 降至 5% 以下,结果周期延长至 8 个月,年亩产从 6000kg 提升至 9000kg,合作社年增收超 200 万元,且铜铝复合翅片管的耐腐特性,使设备在高湿环境下运行 2 年未出现锈蚀问题。
翅片管
案例三:食用菌(香菇)大棚 —— 高湿耐腐,保障菌丝发育
浙江某香菇种植企业采用层架式栽培模式,大棚长期处于高湿环境(相对湿度 90% 以上),传统钢管加温设备仅使用 1 年便因腐蚀漏水无法运行,导致香菇菌丝发育不良,成品率仅 70%。2024 年,企业引入 304 不锈钢翅片管(热源为蒸汽),结合密闭式大棚设计,彻底解决了腐蚀与温控难题。
在设备选型与安装上,企业考虑到香菇大棚的高湿特性,选用壁厚 1.2mm 的 304 不锈钢翅片管(翅片间距 10mm),避免腐蚀问题;沿层架两侧垂直安装翅片管,每两层架体对应一组翅片管,确保每层培养料温度均匀。温控方面,香菇菌丝培养阶段需温度稳定在 22-25℃,企业将翅片管内蒸汽压力控制在 0.3MPa,通过疏水阀及时排出冷凝水,防止管内温度波动;子实体生长阶段,将蒸汽压力降至 0.2MPa,使棚内温度维持在 18-22℃,配合加湿器保持高湿环境。
翅片管
应用后,304 不锈钢翅片管在高湿环境下运行 1 年无任何腐蚀迹象,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80%;香菇大棚内每层培养料的温度差控制在 ±0.5℃以内,菌丝发育整齐,成品率提升至 95%,单个大棚年产出香菇从 1.2 万斤增至 1.8 万斤,企业年利润增加 120 万元。
翅片管
从上述案例可见,种植大棚翅片管的应用核心在于 “因地制宜”—— 根据作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翅片管材质(镀锌、铜铝复合、不锈钢)、安装布局与温控策略,既能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能适应大棚的复杂环境(高湿、低温、腐蚀)。随着设施农业的升级,翅片管与智能温控系统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更多作物的高效种植提供稳定保障,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高品质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