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便携储能电源出海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42页
便携储能电源成能源转型新风口:中国产能主导全球,户外与应急需求驱动市场增长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便携储能电源正以其灵活高效的能源管理能力,成为个人消费、户外场景及应急备电领域的“新刚需”产品。这种可高效储存与释放电能的设备,不仅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推动着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普及,如今已在全球市场掀起一轮发展热潮。
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中国在便携储能电源产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0%的便携储能电源产能集中在中国,无论是知名品牌产品,还是为国际品牌代工的ODM/OEM产品,大多出自中国厂商之手。这一优势的形成,得益于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强大的制造实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不过,面对国内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中国厂商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欧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成为重点布局方向,既为全球市场提供充足供给,也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户外休闲与应急备电两大场景成为驱动便携储能电源销量增长的核心动力。在户外场景中,随着露营、自驾旅行、航拍摄影等休闲方式的普及,消费者对移动电力的需求日益旺盛。以美国为例,近年来露营参与人次持续攀升,常规露营与房车露营爱好者数量显著增加,便携储能电源凭借轻量化设计、多接口同时充电等优势,成为户外爱好者的“标配”——部分产品搭载632Wh容量与800W大功率,支持6口同充,轻松满足照明、家电、摄影设备等多设备供电需求。欧洲市场同样如此,露营产业收入稳步增长,带动便携储能电源需求逐年上升,预计未来几年欧洲市场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应急备电场景的需求则与自然灾害频发密切相关。近40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显著增加,累计受灾人数与经济损失持续攀升。在日本,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且17至19岁年轻群体对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的担忧度较高,便携储能电源成为家庭应急备电的重要选择,在当地应急场景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此外,像西班牙瓦伦西亚洪水等极端天气导致电力中断的情况,也让更多家庭意识到应急储能设备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了便携储能电源的市场渗透。
技术层面的升级与产品优势,让便携储能电源逐渐替代传统发电设备。与传统柴油发电机相比,便携储能电源的优势十分明显:它以电能为能源,重量轻且单人可搬运,操作简单即插即用,输出的电力质量与电网相当,且无噪音、无污染,使用成本也更低——度电成本约0.5元,远低于柴油发电机0.7元的度电成本。尽管柴油发电机在功率和使用寿命上仍有一定优势,但在环保要求提升与便捷性需求增加的当下,便携储能电源对小型燃油发电机的替代比例正不断提高,预计到2026年这一替代趋势将更为明显。
在电池技术选择上,不同材质电池的性能差异也影响着产品定位。目前主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具备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充电速度快、充放电效率接近100%且更环保等优势,不过成本相对较高;而低能量密度电池虽然成本低、耐用性强,但存在重量大、充电慢、充放电效率仅70%-80%,且部分含铅环保性较差等问题。厂商通常会根据产品应用场景与目标人群,选择适配的电池技术,以平衡性能与成本。
从品牌竞争来看,头部企业的战略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以EcoFlow为例,这家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生态战略构建竞争力,其核心产品涵盖便携式电源、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还通过智能遥控器实现能源远程管理,形成完整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市场推广上,EcoFlow善用『社交媒体』与KOL/KOC合作,官方YouTube账号单条视频最高收获500万+点击量,同时凭借“Power For All”计划参与灾难救援与环保事业,获得亚马逊气候友好认证,吸引了大量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
另一家头部品牌Jackery(电小二)则以全球化渠道与灵活促销策略打开市场。其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驻Costco、Walmart等超10000家线下零售店,同时在亚马逊等线上平台布局。在促销方面,Jackery在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等购物节点推出大幅折扣、退税优惠与礼品赠送活动,有效提升用户粘性。此外,其产品设计注重用户体验,部分户外电源无需配件即可直连太阳能板,最快一分钟完成光充搭建,进一步增强了产品吸引力。
从消费人群画像来看,中青年群体是便携储能电源的核心用户。以EcoFlow为例,45-54岁用户占比最高,达21.79%,25-34岁与35-44岁用户合计占比超40%。这一年龄段人群既热衷于户外休闲活动,也更关注家庭应急备电需求,对便携储能电源的接受度与购买力更强。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与女性♀️用户均有一定占比,反映出产品需求的普遍性。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性能提升,以及户外经济与应急意识的进一步普及,便携储能电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不过,行业发展仍需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加速等挑战,企业需通过持续研发与全球化布局,抓住这一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4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