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向前 财经全媒体中心记者 朱娟)汇聚智慧力量,助力未来发展。9月20日,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届技能强国论坛举行。
本次论坛是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活动之一,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代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知名企业代表等会聚一堂,交流经验体会,探讨技能强国建设路径举措。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职业教育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谢经荣表示,我国职业教育主动对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构建了课程跟着岗位走,技能跟着需求走的培养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蔡昉认为,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型持续加快,灵活就业及新就业形态日益普遍。面对这一趋势,应积极予以引导和规范。
作为高技能人才代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正高级讲师姜雨荷分享了从初中毕业的打工者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成长经历,她的成功源于两个跨越:一是对技术精益求精,验证“一万小时定律”;二是挑战不可能,成为最闪亮的自己。正是因为对技能的执着追求,她实现了两个跨越,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新职业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一线劳动者如何适应新技术、新职业?交流对话环节中,多位嘉宾就这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新职业的发展,拓展了就业规模,增加了就业岗位,推动了职业技能的成熟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卫锋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了一线劳动者如何适应新技术、新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论坛现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合作伙伴、技工教育联盟合作伙伴举行了签约仪式。同时,为扎实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全国400多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共同发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河南倡议”;为全面提升技能人才评价质量与公信力,全国300多家职业技能社会评价组织共同发出“高质量开展技能人才评价——郑州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