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和应用;要破解“单打独斗”难题,促进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加绿电交易和消纳,优化资源配置;要打造“绿电供能+智算运营”示范样板……近日,一场聚焦“十五五”规划绿电智算融合发展的专家咨政建言会举行。现场气氛活跃,各方智慧在此碰撞交融,为西宁市“十五五”时期绿电智算融合发展谋篇布局。
此次会议旨在通过“专家智库+基层声音”的双向赋能模式,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以及项目谋划的协同性,为绿电智算融合发展筑牢理论与基层智慧根基。会议汇聚了省数据局、市发改委、南川工业园区、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代表,绿电与智算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企业代表以及青海省绿色算力西宁团队代表也纷纷到场,共商发展大计。
省数据局从省级层面率先发声,强调绿电智算融合发展需立足全省清洁能源优势与战略布局,加强与西宁市的资源协调、政策衔接,推动绿电与算力资源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确保地方规划与全省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挂职团代表围绕绿电智算融合发展的核心需求,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展开热烈交流。
在政策与规划方面,明确的政策和科学的规划是实现绿电与算力融合发展的基础,规划编制必须充分调研绿电资源禀赋、算力产业需求等实际情况,结合青海省绿色算力发展整体布局,确保规划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为融合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在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方面,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挖掘上加大力度,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要结合本地绿电优势,研发适配绿电供应特性的智算技术,挖掘盐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等特色应用场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和应用。
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建议通过建立平台公司等方式,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资源,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形成合力,破解“单打独斗”难题,促进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
在市场机制与交易优化维度,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加绿电交易和消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使用绿电的动力,同时建立健全的绿电认证和监测体系,确保绿电全链条可追溯。
在重点项目支撑方面,青海联通三江源绿色智算融合示范园项目四期、新华三图灵小镇二期、国产万卡智算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将为西宁市绿电智算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打造“绿电供能+智算运营”示范样板,为规模化推广积累经验。
会议最后围绕绿电智算融合发展规划编制作出系统部署。在规划背景与定位上,需锚定三大核心维度,包括牢记嘱托加快“四地”建设、紧扣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衔接国家行动方案与省核心定位。规划编制原则上,要精准把握七大关系。规划路径与目标上,明确以创建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示范区”为核心定位,确立了2030年或2035年实现绿色智算100%绿电供应且全流程可追溯、研判谋划“十万P”算力规模、打造异构算力体系等三大指标。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会议搭建了“上下联动、政企协同、专家赋能”的交流平台,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方向、原则与路径,将“科学决策”“基层智慧”与“顶层设计”深度融合,为西宁市“十五五”时期绿电智算融合发展提供了全面指引。
市数据局将对会议收集的专家建议、企业诉求及部署要求进行系统性梳理,建立分类台账并明确转化路径,将优质意见与规划要求精准嵌入“十五五”绿电智算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关键环节与重点项目谋划全流程,以规划引领实践、以行动推动发展,助力绿电智算融合发展成为我市“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记者 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