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冷镶嵌是材料制备中的关键步骤,一个高质量的镶嵌结果离不开规范的操作与细节控制。无论是样品预处理、树脂混合、倒模定位,还是最终脱模处理,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镶嵌的成败。接下来,这几个实用小技巧,助你轻松提升镶嵌质量,告别常见瑕疵!
一、样品预处理:干净是成功的第一步
样品在镶嵌前一定要彻底干燥和脱脂!
可用无水乙醇清洗,尤其注意缝隙中的水分,建议用吹风机彻底吹干;
如样品表面有顽固油污,推荐使用丙酮、肥皂水或酒精配合超声波清洗5-10分钟,去污更彻底。
二、树脂混合与脱泡:比例与温度是关键
树脂和固化剂比例不准,容易导致固化不良或发粘。
建议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避免手工估测。
冬季低温树脂流动性差?别急!
可将树脂瓶放入温水中预热至25摄氏度左右(切记勿超过30摄氏度),流动性明显改善,更利于气泡排出。
混合时沿容器壁缓慢搅拌,减少气泡产生;混合后静置1-2分钟,待气泡自然上浮破裂,再进行浇注。
三、倒模与定位:复杂样品也不怕
对于深孔、多孔或复杂形状样品,推荐分两次倒树脂:
第一层倒入模具约1/3高度,放入样品并调整位置;树脂半固化后再倒入第二层,有效防止样品漂浮或偏移。
微小样品可用样品夹持器,或用耐溶剂的双面导电胶带粘在模具底部,避免倒树脂时移位。
倒树脂切记沿模具内壁缓慢倾倒,避免直接冲击样品。如需垂直放置样品(如截面分析),可将模具倾斜45度,利用重力自然排出气泡,提升镶嵌密实度。
四、脱模与后处理:完美收尾 边缘光滑如镜
脱模困难?试试"冷冻法":将固化后的镶嵌块放入冰箱冷冻10分钟,利用树脂与模具(硅胶/金属)收缩率差异,轻松实现完整脱模。
硅胶模具可反向轻柔挤压,避免用金属工具硬撬,防止样品损伤。
最后一道工序——打磨:
使用180号水砂纸或小型砂轮轻微修整边缘,使镶嵌块边缘平整圆滑,更利于后续磨抛与观测。
耐博生产的冷镶嵌耗材系列产品种类丰富,可全面满足多种镶嵌需求。金相冷镶嵌无需加热、无需加压、也无需使用镶嵌机,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样品的制备,以及无镶嵌设备的场所。
该工艺不仅节省设备投资与能耗,还可有效避免样品因高温回火导致的软化问题,防止内部组织因受热发生变化。尤其适用于电子行业微切片样品的高质量镶嵌要求。
掌握这些细节,再配合耐博的冷镶嵌耗材系列,你也能做出漂亮、无缺陷的冷镶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