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里,你或许遇到过这样的场景:电脑显示Wi-Fi已连接,浏览器却无法打开网页;微信能登录,但文件传输总提示“网络错误”;或是某些应用程序突然无法联网……
这些“有网但受限”的异常现象,看似是网络故障,实则可能是企业部署的上网行为管控软件在“默默工作”。
这类软件通过限制访问权限、监控上网行为、分析数据流量等方式,帮助企业规范员工上网行为、提升工作效率,并保障网络安全。那么,哪些软件具备这些功能?
一、域智盾软件
1.上网记录
网站浏览:记录访问的网站、时间、停留时长,生成访问日志。
搜索内容:监控搜索引擎关键词,发现潜在安全风险。
聊天记录:监控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内容,防止信息泄露。
上传下载:记录文件传输详情(文件名、大小、时间),防止非法文件传输。
2.程序使用记录
监控软件使用时长和频率,分析员工工作效率,识别与工作无关的程序。
3.网站和程序黑名单
自定义禁止访问的网站和程序,从源头杜绝摸鱼行为和安全风险。
4.敏感词报警
智能识别聊天、邮件或网页中的敏感词(如“客户名单”“机密”),实时报警并通知管理员。
5.限制上网
只允许访问内网:隔离外部网络,保障内网安全。
禁止程序访问指定地址:限制特定程序的网络访问。
IP端口防火墙:通过IP和端口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6.宽带流量监控和限制
网络流量限速:按应用程序或用户分配带宽,防止视频流、大文件下载占用过多资源。
流量统计:生成流量使用报告,帮助优化网络资源分配。
7.上网行为分析
网站浏览分析:评估员工上网行为是否与工作相关。
搜索行为分析:发现潜在安全风险和合规问题。
邮件分析:监控邮件收发情况,确保内容安全。
时间画像:绘制员工上网时间分布图,优化工作时间安排。
8.实时屏幕、屏幕录像、屏幕快照
实时屏幕:管理者可远程查看员工电脑画面,了解工作状态。
屏幕录像:定时录制屏幕活动,保存为视频文件供后续审计。
屏幕快照:按需截取屏幕画面,生成快照并保存。
二、Cisco Umbrella
基于云的安全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尤其是需要保护远程办公和移动设备安全的团队。
DNS层过滤:在DNS请求阶段就拦截恶意网站,比传统防火墙更快更准。
URL过滤和恶意网站拦截:实时监控访问行为,防止访问不安全的内容。
全球威胁情报网络:实时分析全球数十亿个恶意域名,在用户访问前就拦截威胁。
报告功能:提供广泛的报告功能,帮助管理员分析和了解网络使用趋势。
适用场景:中大型企业、需要保护远程办公和移动设备安全的团队。
三、FortiGate
综合性的网络安全设备,提供全面的上网行为管理功能,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机构。
网络流量监控与分析:识别和阻止恶意活动。
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允许或限制特定网站、应用程序或网络服务。
实时报告与警报:确保管理员及时了解异常网络行为。
强化的防火墙功能:防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上网行为管理与防火墙一体化:通过单一平台管理网络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病毒过滤。
适用场景:已有Fortinet安全体系的企业,如大型制造集团、能源公司。
四、Palo Alto Networks
新一代防火墙领导者,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适用于对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科技企业。
深度应用识别技术:详细记录『互联网』访问与应用程序活动。
精确的网页过滤与访问限制功能:防止访问不安全的内容。
数据泄露防护机制:帮助企业防范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安全隐患。
深度可视化分析:实时展示网络流量分布、应用使用排名。
入侵防御系统(IPS):集成威胁情报库,实时拦截勒索软件、DDoS攻击。
五、Sophos XG Firewall
企业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适合中小型企业,需要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的场景。
多合一功能集成:集成防火墙、上网管理、VPN、反垃圾邮件等功能。
沙箱技术:对可疑文件进行虚拟环境检测。
用户友好界面:管理界面直观,支持拖拽式策略配置。
实时监控与报告:帮助管理员了解网络使用情况。
适用场景:教育机构、零售连锁等中小型企业。
六、Forcepoint(原Websense)
上网行为管理领域的“老炮儿”,适合金融、医疗、政府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
深度内容分析:识别加密流量中的威胁,分析员工外发文件的敏感程度。
数据防泄露(DLP):内置数千种敏感数据模板,自动拦截含敏感信息的文件外发。
应用控制:支持按应用类型或具体软件进行管控。
行为分析:通过机器学习识别异常上网行为,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适用场景:金融、医疗、政府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
七、Zscaler Internet Access (ZIA)
纯云端方案,适配远程办公,适合全员远程办公或移动办公较多的企业。
零信任网络架构:默认不信任任何流量,通过持续身份验证和设备健康度检查动态调整管控规则。
全球网络优化:依托200+个全球节点,确保海外分支机构与总部享受同等管控速度。
AI智能分析:自动识别异常行为,预测安全风险。
统一的管控平台:集中管理多个设备和用户。
适用场景:跨国公司、科技初创团队等全员远程办公或移动办公较多的企业。
企业为何要“限制上网”?
企业全方位管控并非为了“监视员工”,而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病毒入侵、数据泄露;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非工作相关上网行为;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如金融、医疗行业)。
员工应对建议:遵守公司网络使用规定,避免访问高风险网站;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减少非必要上网;如遇误封情况,及时与管理员沟通解决。
结尾:在『数字化』办公时代,企业与员工的网络使用需求需找到平衡点。第三方管控软件的存在,既是挑战,也是推动职场效率升级的契机。
责编:付